[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铝车轮铸造模具及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5161.2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1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朱佐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8 | 分类号: | B22C9/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3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车轮 铸造 模具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铝合金车轮模具。
背景技术
在铸造铝合金车轮产品缺陷中,缩松一直是铸造工序亟待解决的难题。缩松按照表现在车轮毛坯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冒口缩松、轮辐缩松、轮辐与轮辋交接处缩松、轮井位置缩松、轮辋中部缩松等。而轮辐与轮辋交接处缩松,俗称R角缩松。目前处理R角缩松的普遍方法是在对应顶模的背腔位置钻冷却孔,但该方法受顶模背腔空间限制,使钻头加工的冷却孔达不到理想角度,且加工后的孔处于低位,易掉入各种杂质堵塞。另有的方法是加入实芯铁棒水冷和加入实芯铜棒风冷,前者冷却强度太大,瞬间温差变化快,后者材质间热收缩比太大,以致二者均使顶模本体与镶件焊接位置易开裂,造成模具维修成本增加和模具使用寿命减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顶模局部修改,使其不易积渣、风爪更容易放入,有效减少轮辐与轮辋交接处缩松类缺陷的铝车轮铸造模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顶模正面车轮毛坯轮辐与轮辋交接处设置通孔,镶入空心管,所述空心管与顶模材质相近。
本发明中所述铸造模具的加工方法为:(1)在车轮毛坯轮辐与轮辋交接处对应的顶模位置加工通孔。(2)将管径合适、长度形状一定的空心管塞入上述顶模通孔内,点焊固定。(3)将顶模预热至450℃,除立即焊接的空心管所在通孔位置外,其余部位均用双层的耐高温石棉毡盖严,用与顶模材质相近的焊丝对通孔及其周边进行焊接,留足余量使其恢复未钻孔前形态。(4)顶模整体用双层的耐高温石棉毡盖严,让其在室内缓慢空冷至室温。(5)对顶模焊接部位进行抛磨,直至达到模具型腔表面粗糙度处理的要求。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对轮辐与轮辋交接处缩松缓解明显,尤其对解决车轮毛坯机加工后半成品可见缩松问题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改进的铝车轮铸造模具的示意图。
图中:1-顶模,2-空心管,3-车轮毛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改进的铝车轮铸造模具及其加工方法,包括顶模1,在顶模1正面车轮毛坯3轮辐与轮辋交接处设置通孔,镶入空心管2,所述空心管2与顶模材质相近。
本发明中所述铸造模具的加工方法为:(1)在车轮毛坯轮辐与轮辋交接处对应的顶模位置加工通孔。(2)将管径合适、长度形状一定的空心管塞入上述顶模通孔内,点焊固定。(3)将顶模预热至450℃,除立即焊接的空心管所在通孔位置外,其余部位均用双层的耐高温石棉毡盖严,用与顶模材质相近的焊丝对通孔及其周边进行焊接,留足余量使其恢复未钻孔前形态。(4)顶模整体用双层的耐高温石棉毡盖严,让其在室内缓慢空冷至室温。(5)对顶模焊接部位进行抛磨,直至达到模具型腔表面粗糙度处理的要求。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对轮辐与轮辋交接处缩松缓解明显,尤其对解决车轮毛坯机加工后半成品可见缩松问题效果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51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镨含量的镁镨合金及其熔盐电解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偏头痛的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