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IF钢鉴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3112.5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5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詹华;刘永刚;杨兴亮;潘红波;汪建威;张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72 | 分类号: | G01N27/7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300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f 鉴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IF钢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工业中用于冲压的钢板主要包括含有间隙固溶体的低碳铝镇静钢以及通过Ti、Nb等元素析出固定C、N后形成的无间隙原子IF钢。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和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IF钢的生产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汽车用钢板的标志。降低生产成本并开发物美价廉的品种是目前IF钢研究和生产的趋势。
IF钢的特点是含碳量很低,加入Ti和Nb之后,形成Ti和Nb的C、N化合物。由于钢中无间隙原子,而使其具有优异的深冲性能:高塑性应变比、高延伸率、高硬化指数,以及较低的屈强比。并具有优异的非时效性,因此被誉为第三代超深冲用钢。
因此,对冲压用钢中固溶C的检测是判定钢板是否达到了IF钢的关键参数,是探知产品是否具有时效性、深冲性的有效手段。
目前对于冲压用钢的检测,基本依靠化学成分、力学拉伸性能和金相组织进行判断,但这些手段都不能有效的断定钢中是否存在固溶C、N原子,从而也不能判定是否为IF钢。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IF钢鉴定方法,该方法简单有效,可以快速准确的鉴定所测钢种是否为IF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IF钢鉴定方法,包括采用力学谱对钢中间隙固溶C的测量,即使用固体内耗仪测量在特定温度下有无由间隙固溶C原子形成的内耗峰,无内耗峰则为IF钢,否则为非IF钢;所述特定温度为50℃和/或210℃;进一步的,在接近真空的条件下通过自由衰减的方法测量钢材的内耗峰,升温范围为0~300℃,升温速率≤2℃/min,真空度≤1×10-2Pa;试样规格50mm×2.0mm×≤1.5mm。
本发明通过测量在升温过程中,扭转变形的钢条卸载后自由摆动直至停下所产生的内部机械能损耗的大小,探求钢中是否有C等间隙固溶原子产生了额外的内耗变化,从而方便快捷准确的对钢种是否为IF钢进行鉴定。
附图说明
图1是IF钢和低碳铝镇静钢内耗测量曲线,其中:a为IF钢的内耗测量曲线,b、c为低碳铝镇静钢的内耗测量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取IF钢一块和低碳铝镇静钢2块,均为冷轧薄板,分别记作a、b、c,试样化学成分见表1,将试样加工为50mm×2.0mm×0.8mm的长条形试样;固体内耗仪为可加磁场的宽温域多功能葛氏扭摆(中国科学院合肥固体物理所生产),开启可加磁场的宽温域多功能葛氏扭摆,在真空度为1×10-2Pa的条件下测量,升温范围为0~300℃,升温速率2℃/min,加载方式为自由衰减法,测量试样的内耗峰,测量结果如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IF钢的内耗曲线没有出现内耗峰,在测量温度范围里的其力学谱值变化(ΔQ-1)都很小。从室温到超过300℃,样品的ΔQ-1增量不到4×10-4,阻尼Snoek峰、B峰和Skk峰均未出现,表明钢板内无C等间隙固溶原子产生的内耗阻尼。而低碳钢的内耗曲线,分别在50℃和210℃左右出现了由于间隙固溶C原子形成的内耗峰,对于含C量分别在0.025%和0.049%的b、c试样,它们的力学谱特征基本相同,在50℃时出现C-Snoek峰,在200℃时出现C-Skk峰。这两种试样不仅力学谱特征相同,而且阻尼峰峰高也相似,C-Snoek峰的高度为1.0×10-4至1.5×10-4,Skk峰的高度为2.0×10-4至2.5×10-4。
表1试验钢化学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31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划圈器
- 下一篇:一种顺式3-氨基-环戊醇盐酸盐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