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封用碳化硅环分离方法及其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1634.1 | 申请日: | 2012-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1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曲广义;李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华阳光大密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00 | 分类号: | F16J1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地址: | 116036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碳化硅 分离 方法 及其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用碳化硅环分离方法及其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密封产品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的不断扩大,密封设计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分离式碳化硅环的使用成了特殊工作环境下唯一的选择,密封用碳化硅环分离技术是采用特殊的加工技术在产品的的分离面上产生有规律的微观痕迹,从而在产品分离时借助与局部的应力集中进行分离高脆性产品的机械加工方法,目前常用的分离式碳化硅环的加工方法,先加工成形后,再进行线切割分离加工及微量研磨分离面,先进行分离加工及研磨分离面,再组合一起进行后续加工,加工成形后,直接进行无损伤分离加工,上面两种加工方法需投入高精度专用设备以及较为复杂的加工过程并且不易保证加工精度,不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用碳化硅环分离方法及其加工装置。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封用碳化硅环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加工成形的碳化硅环进行加工,使其在碳化硅环的侧表面产生有规律的微裂纹;
b、将经过特殊处理的碳化硅环按工艺要求装入固定位置;
c、利用六角螺栓产生的向下的锁紧力使楔形环向下运动;
d、通过楔形环的楔形锥形面产生各水平方向的水平力;
e、通过步骤d中楔形环的水平压力,使膨胀环对分离工件产生水平的拉应力;
f、使碳化硅环按照预定的分离面无损分离。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分瓣碳化硅环的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膨胀环(2)、楔形环(3)、六角头螺栓(4)和推力轴承(5),所述底座(1)、膨胀环(2)和楔形环(3)通过六角头螺栓(4)连接在一起,所述膨胀环(2)安装在底座(1)和楔形环(3)之间,所述推力轴承(5)设置在六角头螺栓(4)与楔形环(3)的连接处。
所述楔形环(3)的两端设有弹力胶圈(6)。
本发明一种密封用碳化硅环分离方法及其加工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分瓣碳化硅环的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膨胀环;3、楔形环;4、六角头螺栓;5、推力轴承;6、弹力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密封用碳化硅环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加工成形的碳化硅环进行加工,使其在碳化硅环的侧表面产生有规律的微裂纹;b、将经过特殊处理的碳化硅环按工艺要求装入固定位置;c、利用六角螺栓产生的向下的锁紧力使楔形环向下运动;d、通过楔形环的楔形锥形面产生各水平方向的水平力;e、通过步骤d中楔形环的水平压力,使膨胀环对分离工件产生水平的拉应力;f、使碳化硅环按照预定的分离面无损分离;分瓣碳化硅环的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膨胀环2、楔形环3、六角头螺栓4、推力轴承5和弹力胶圈6,底座1、膨胀环2和楔形环3通过六角头螺栓4连接在一起,膨胀环2安装在底座1和楔形环3之间,推力轴承5设置在六角头螺栓4与楔形环3的连接处,弹力胶圈6安装在楔形环3的两端,本发明由四组锥形表面产生的水平分力使整体的碳化硅密封环受到来自四个方面的拉应力,由于先期碳化硅内表面存在微加工痕迹,造成有规律的应力集中线,因此分离后的碳化硅环产品大致呈现两部对称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华阳光大密封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华阳光大密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16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魔芋干无氧抑酶微波干燥法
- 下一篇:一种从猪毛菜中提取猪毛菜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