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维生素C衍生物的合成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30703.7 | 申请日: | 201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4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姜丹宁;张放;王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丹宁 |
主分类号: | C07F9/655 | 分类号: | C07F9/6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79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维生素 衍生物 合成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维生素C衍生物的合成工艺。
背景技术
维生素C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分子式为C6H8O6。维生素C能促进骨胶原的生物合成,利于组织创伤口的更快愈合;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延长肌体寿命;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利用;改善脂肪和类脂特别是胆固醇的代谢,预防心血管病;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防止牙床出血;增强肌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维生素C在食品、医药以及饲料等行业有广阔的前景。但是维生素C的不稳定性,严重影响了其有效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稳定性高、产率高的维生素C衍生物的合成工艺。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工艺步骤为。
1.5,6-O-异亚丙基-维生素C的合成。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的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00~150ml的丙酮,开启恒温水浴和电动搅拌器,然后迅速加入定量维生素C,使丙酮和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的为10:1~20:1,加入催化剂氢碘酸5~10ml,于25~30℃下加热搅拌2~3h,反应结束后减压抽滤,用丙酮和正己烷反复洗涤产物,真空干燥。
2.维生素C磷酸酯镁的合成。
在25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8:1~10:1的蒸馏水和吡啶的混合溶液后置于冰水浴中搅拌,通氮气保护,再加入5,6-O-异亚丙基-维生素C,用滴液漏斗逐滴加入三氯氧磷,使5,6-O-异亚丙基-维生素C和三氯氧磷物质的量之比为1:1.2~1:1.6,加入氢氧化钾,调节体系的pH值为11~13,反应时间为1~3h,反应结束后在恒温水浴中于70℃恒温水解30~40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加入100ml乙醇溶液,静置沉淀后减压抽滤,真空干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合成的维生素C磷酸酯镁是一种稳定的维生素C衍生物,克服了维生素C怕光、热及金属离子等易氧化分解的种种弊端;并且动物体内广泛存在着磷酸酯水解酶,维生素C磷酸酯镁进入人体内后能迅速酶解成维生素C,从而具有与维生素C相同的生理作用。
2.本发明的收率为8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工艺步骤为:1.5,6-O-异亚丙基-维生素C的合成。在装有回流冷凝管的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00~150ml的丙酮,开启恒温水浴和电动搅拌器,然后迅速加入定量维生素C,使丙酮和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的为10:1~20:1,加入催化剂氢碘酸5~10ml,于25~30℃下加热搅拌2~3h,反应结束后减压抽滤,用丙酮和正己烷反复洗涤产物,真空干燥。
2.维生素C磷酸酯镁的合成。
25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8:1~10:1的蒸馏水和吡啶的混合溶液后置于冰水浴中搅拌,通氮气保护,再加入5,6-O-异亚丙基-维生素C,用滴液漏斗逐滴加入三氯氧磷,使5,6-O-异亚丙基-维生素C和三氯氧磷物质的量之比为1:1.2~1:1.6,加入氢氧化钾,调节体系的pH值为11~13,反应时间为1~3h,反应结束后在恒温水浴中于70℃恒温水解30~40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加入100ml乙醇溶液,静置沉淀后减压抽滤,真空干燥。
本发明选择丙酮和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的比作为5,6-O-异亚丙基-维生素C收率的影响因素,可见表1。
表1原料配比对5,6-O-异亚丙基-维生素C收率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丹宁,未经姜丹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07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振非晶磁芯
- 下一篇:一种具有更改图案的旋转式广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