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片上有源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超宽带混频器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0521.1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8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孙征宇;杨洪文;阎跃鹏;张立军;张韧;杨务诚;刘宇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D7/14 | 分类号: | H03D7/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有源 平衡 不平衡 变换器 宽带 混频器 电路 | ||
1.一种带有片上有源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超宽带混频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LO开关级、RF跨导放大级和IF负载级,其中:
LO开关级为三端口片上有源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结构,三端口分别连接第一节点(1)、第二节点(2)和第三节点(3),LO信号与第一节点(1)相连,两路输出信号分别连接第二节点(2)和第三节点(3);
RF跨导放大级由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第五晶体管(M5)和第六晶体管(M6)构成,偏置电路作用在RF跨导放大级中的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第五晶体管(M5)和第六晶体管(M6)的栅极,提供偏压保证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第五晶体管(M5)和第六晶体管(M6)直流工作在饱和状态;经跨导放大后的RF电流信号以LO频率在输出差分负载上交替输出实现RF频率与LO频率的相乘混频操作,混频后得到的IF信号输出在IF负载级上;
IF负载级由两路阻抗网络ZL构成,一路阻抗网络ZL两端接第四节点(4)和第六节点(6),另一路阻抗网络ZL两端接第五节点(5)和第六节点(6);第六节点(6)接电源电压Vcc;
其中,信号LO表示本地振荡信号;信号RF+和RF-表示输入射频差分信号;信号IF+和IF-表示输出中频差分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片上有源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超宽带混频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O开关级由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构成,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和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相连接,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的共源端接地,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与第一晶体管(M1)的漏极连接于第一节点(1),LO信号与第一节点(1)相连接,第三节点(3)和第二晶体管(M2)的漏极相连接,第一节点(1)和第二节点(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片上有源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超宽带混频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与所述RF跨导放大级电流复用,采用自偏置结构,无需额外偏置电路;
单端LO大信号从第一节点(1)输入,当LO高电压时,第一晶体管(M1)所在支路上的RF跨导放大级中的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关断,导致第一晶体管(M1)所在支路电流关断,而第二晶体管(M2)所在支路电流导通,第二晶体管(M2)导通电阻很小,第二晶体管(M2)漏极电压很小,第二晶体管(M2)所在支路上的RF跨导放大级中的第五晶体管(M5)、第六晶体管(M6)导通;当LO低电压时,第一晶体管(M1)漏极电压很小,第一晶体管(M1)所在支路上的RF跨导放大级中的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电流导通,而第二晶体管(M2)关断,导致第二晶体管(M2)所在支路上的RF跨导放大级中的第五晶体管(M5)、第六晶体管(M6)电流关断;在第二节点(2)和第三节点(3)输出两路轮流导通的频率为LO的周期性时变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片上有源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超宽带混频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晶体管(M3)和所述第六晶体管(M6)的栅极连接射频信号的正极RF+,第四晶体管(M4)和第五晶体管(M5)的栅极连接射频信号的负极RF-,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的共源端连接第二节点(2),第五晶体管(M5)和第六晶体管(M6)的共源端连接第三节点(3),第三晶体管(M3)和第五晶体管(M5)的漏极连接第四节点(4)作为输出信号IF+,第四晶体管(M4)和第六晶体管(M6)的漏极连接第五节点(5)作为输出信号IF-。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片上有源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超宽带混频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IF负载级阻抗网络ZL由电阻、电感、电容或晶体管实现,或者由电阻、电感、电容和/或晶体管的组合实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片上有源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超宽带混频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M1)至第六晶体管(M6)为场效应管,或者NPN三级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片上有源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超宽带混频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M1)至第六晶体管(M6)为NPN三级管时,所述的栅极、源极和漏极分别改为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052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