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境疏浚工程中确定污染底泥疏挖深度的实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5627.2 | 申请日: | 201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8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金丹越;白献宇;徐南妮;王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丹越;北京锡兰石环境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徐南妮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G01B2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 疏浚 工程 确定 污染 底泥疏挖 深度 实用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环境疏浚工程中确定污染底泥疏挖深度的实用方法,属于水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我国湖泊、河流水体水质呈现下降趋势。目前我国河流的污染现状已经从以前的城市污染、工业污染扩充至了几乎大大小小河流,污染已经呈现了由城市向乡村蔓延的态势。城市湖泊、河流由于排水体系的不完善、堤岸的硬质化等因素,许多已经成为了城市的纳污河,甚至达到了黑臭的程度,使得路人掩鼻而过,成为了一个污染的集中区。目前由于我国的农村城镇化、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建设以及农村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湖泊、水库、河流等水体也不堪重负,水质一度达到V类甚至劣V类。全国范围的水污染问题已经引发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很多技术的研究、工程项目的上马一定程度的缓解和遏制了水质继续恶化的趋势,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实际行动。
污染底泥疏浚是在湖泊、河流污染治理中针对内源污染采取的一种有效措施,我国在巢湖、滇池、太湖、苏州河等地也开展了多年的污染底泥疏挖工程,而且工程的规模和投资相对较大,动辄上千万、上亿的工程费用。在污染底泥疏挖工程中,其工程规模及实施的效果很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工程疏挖深度的精度和准确度,污染底泥疏挖的目的是清除污染水体的内源,对污染严重的底泥进行挖除。工程中底泥疏挖深度实际上有一个最适宜深度,如工程中疏挖深度超过最适宜深度,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有可能破坏原有水体的正常沉积界面,引发一系列其他的问题;如疏挖深度达不到最适宜深度,则工程不能有效解决底泥污染问题,达不到工程预期目标。关于如何确定污染底泥疏挖深度的方法,目前并没有统一。工程疏挖深度确定的方法是否科学、合理、便捷、易操作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工程规模、投资、工程范围、实施的效益等来讲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参数,因此发明一种可大范围实施、工程中实用的确定污染底泥疏挖深度的方法非常必要。
目前关于污染底泥疏挖深度的方法有几种,都需要通过大量的采样以及实验室分析数据,进而计算污染物含量寻找折点,或者与环境基准值进行对比,或是采取重金属生态危害分析法来确定疏挖深度,几种方法各有特点,也有不同的适用范围,但是若在工程项目中对项目方案及工程内容作支撑的角度来讲,都具有同一个弊端,就是需要大量的实验分析,在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及设计阶段来讲,不容易操作。本方法是从多年的工程实践中积累摸索出的一种非常适合于工程中使用的确定污染底泥疏挖深度的方法,主要通过底泥采样现场来初步判定,再对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以此来确定合理的疏挖深度,这种方法操作性强、适用性广,成本低,而且具有一定的精确度与准确度,在污染底泥疏挖项目上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工程中操作性强、简单适用,具有一定准确度和精确度的确定污染底泥疏挖深度的实用方法。该方法包括5个步骤,①步骤为柱状底泥样品的采样,②步骤为底泥的物理特征现场分层并取样,③步骤为初步确定污染底泥疏挖深度,④步骤为采取实验室方法进行污染物浓度分析,⑤步骤为实验室数据分层分指标整理,⑥步骤为确定污染底泥疏挖深度。
其中,①步骤的柱状底泥样品的采样是使用柱状底泥采样器采集水中底泥,柱状样深度为50cm-200cm;
其中,②步骤的底泥的物理特征现场分层并取样,是根据柱状底泥垂直分布特征在采样现场进行分层,根据底泥的流态、颜色、密实度、气味等物理性质,划分为污染层、过渡层和正常底泥层3层;污染层有臭味,颜色黑--灰黑色,呈现稀浆、流塑状;过渡层呈黑--灰色,软塑,密实;正常底泥层呈黄、灰黄颜色,质地密实。同时取每层底泥的新鲜柱状混合样品,用保鲜膜封装,再装入遮光袋中密封;
其中,③步骤的初步确定污染底泥疏挖深度是将污染层和过渡层厚度初步确定为疏挖深度;
其中,④步骤的采取实验室方法进行污染物浓度分析是对污染层、过渡层、正常底泥层3层的氮、磷含量两项指标进行实验分析;
其中,⑤步骤实验室数据分层分指标整理是找出氮、磷浓度分别超过1000mg/kg、500mg/kg的样品所对应的底泥层及厚度值;
其中,⑥步骤确定污染底泥疏挖深度是将氮、磷浓度分别超过1000mg/kg、500mg/kg的样品所对应的厚度值最大值确定为污染底泥疏挖深度;
本发明特点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丹越;北京锡兰石环境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徐南妮,未经金丹越;北京锡兰石环境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徐南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56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波检测元件
- 下一篇:轻轨车辆电磁轨道制动器悬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