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性金属-有机骨架物质的功能化方法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14890.X | 申请日: | 201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4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黄镇秀;张钟山;丹尼斯·库马尔·米斯拉;姜仁中;祖拜尔·哈萨;那祖木·阿贝丁·卡恩;郑成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化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31/22 | 分类号: | B01J31/22;B01J37/00;B01J35/10;C07D493/04;C07C11/08;C07C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金属 有机 骨架 物质 功能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多孔性金属-有机骨架物质的功能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a)将具有不饱和配位点的多孔性金属-有机骨架物质和同时具有能够配位的点及巯基的化合物进行混合,制备悬浮液的步骤;及
b)加热上述悬浮液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性金属-有机骨架物质的功能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c)使用氧化剂氧化b)步骤加热的悬浮液或者对b)步骤加热的悬浮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的固体用氧化剂氧化的步骤;
d)从c)步骤的反应物中分离固体的步骤;及
e)对分离的固体进行干燥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性金属-有机骨架物质的功能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有机骨架物质的金属成分为选自Ti、Zr、Hf、V、Nb、Ta、Cr、Mo、W、Mn、Re、Fe、Ru、Os、Co、Rh、Ir、Ni、Pd、Pt、Cu、Ag、Au、Zn、Cd、Hg、Mg、Ca、Sr、Ba、Sc、Y、Al、Ga、In、Tl、Si、Ge、Sn、Pb、As、Sb或Bi中的一种以上的金属或其金属化合物,有机物为具有选自碳酸基、碳酸阴离子基、氨基(-NH2)、亚氨基()、酰胺基(-CONH2)、磺酸基(-SO3H)、磺酸阴离子基(-SO3-)、甲烷二硫代基(-CS2H)、甲烷二硫代阴离子基(-CS2-)、吡啶基或吡嗪基中的一种以上的官能团的化合物或其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性金属-有机骨架物质的功能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时具有能够配位的点及巯基的化合物为选自半胱胺、3-氨基-1-丙二醇、2-氨基-1-丙二醇、1-氨基-丙二醇、4-氨基-丁二醇、3-氨基-1-丁二醇、2-氨基-1-丁二醇、1-氨基-1-丁二醇、5-氨基-1-戊二醇、4-氨基-1-戊二醇、3-氨基-1-戊二醇、2-氨基-1-戊二醇及1-氨基-1-戊二醇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性金属-有机骨架物质的功能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配位点为将多孔性金属-有机骨架物质置于真空下,于25~500℃下进行处理或用真空进行处理而生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性金属-有机骨架物质的功能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能具有不饱和配位点的多孔性金属-有机骨架物质选自MIL-100(Cr)、MIL-100(Fe)、MIL-101(Cr)、Cu-BTC、MOF-505、MOF-4、Mn-BTT、SLUG-22、SLUG-21、MOF-74及UMCM-150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性金属-有机骨架物质的功能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的加热是在35~200℃的温度下实施。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性金属-有机骨架物质的功能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为过氧化氢、氧、空气及叔丁基过氧化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制备得到的被功能化的多孔性金属-有机骨架物质。
10.使用权利要求9中的被功能化的多孔性金属-有机骨架物质吸附去除重金属的方法。
11.醇的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在无溶剂条件下,将醇和选自权利要求9中的被功能化的多孔性金属-有机骨架物质、液体酸、杂多酸、阳离子交换树脂、沸石、酸性粘土、磺酸氧化锆(sulfonate zirconia)及磷酸铝中的一种催化剂进行混合的步骤;
2)用微波作为热源对上述步骤的混合物进行加热,使其反应的步骤;
3)对上述步骤的反应物进行冷却的步骤;
4)分离上述冷却的反应物,获得生成物的步骤;及
5)对上述步骤的生成物进行干燥的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醇的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选自山梨醇、甘露醇、木糖醇、阿拉伯糖醇、丙醇及丁醇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化学研究院,未经韩国化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489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