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胞培养基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3444.7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6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裴雪涛;陈琳;岳文;习佳飞;师伟;姚海雷;吕洋;张秀媛;谢小燕;刘大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5/071 | 分类号: | C12N5/071;C12M3/00;C12Q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李志东 |
地址: | 10085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胞 培养基 及其 用途 | ||
1.一种细胞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含:
基础培养基,所述基础培养基为AminomaxC-100培养基;
AmnioMaxC-100supplement;
bFGF;以及
DMOG,
任选地,所述AmnioMaxC-100supplement与所述AminomaxC-100基础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6,
任选地,所述bFGF的浓度为4-10ng/ml,优选5ng/ml,
任选地,所述DMOG的浓度为200-500μM,优选300μM。
2.一种用于体外培养毛乳头细胞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中含有bFGF和DMOG,
任选地,进一步包含AmnioMaxC-100supplement,
任选地,所述bFGF、DMOG和AmnioMaxC-100supplement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容器中,
任选地,进一步包含基础培养基,所述基础培养基为AminomaxC-100培养基,
任选地,所述bFGF、DMOG和AmnioMaxC-100supplement的至少之一溶解于基础培养基,
任选地,所述bFGF的浓度为4-10ng/ml,优选5ng/ml,
任选地,所述DMOG的浓度为200-500μM,优选3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AmnioMaxC-100supplement,
任选地,所述AmnioMaxC-100supplement与所述AmnioMaxC-100基础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6。
4.一种用于体外培养毛乳头细胞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在体外培养毛乳头细胞中的用途。
6.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试剂盒在体外培养毛乳头细胞中的用途。
7.一种体外培养毛乳头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培养CD133阳性毛乳头细胞,
任选地,所述CD133阳性毛乳头细胞来源于人头皮或小鼠背部皮肤组织,
任选地,所述CD133阳性毛乳头细胞是通过下列步骤获得的:
从人头皮或小鼠背部皮肤组织分离真皮细胞;
利用CD133抗体对所分离的真皮细胞进行分选,以便获得所述CD133阳性毛乳头细胞,
任选地,所述CD133抗体为APC-CD133抗体,
任选地,利用CD133抗体对所分离的真皮细胞进行分选进一步包括:
将所分离的真皮细胞悬浮于PBS中;
向所述培养基中添加APC-CD133抗体,任选地按照每100微升体系,每106个细胞添加APC-CD133抗体1μg;以及
利用流式细胞仪分选CD133阳性毛乳头细胞,
任选地,于37℃、5%CO2的培养箱中进行所述培养,
任选地,培养CD133阳性毛乳头细胞进一步包括:
每3天更换一次培养基,9-10天进行第一次传代培养,培养至第3代。
8.一种毛乳头细胞或其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是通过权利要求7所述的体外培养毛乳头细胞的方法获得的。
9.一种体外培养毛乳头细胞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用于从人头皮或小鼠背部皮肤组织分离真皮细胞;
分选装置,所述分选装置与所述分离装置相连,并且适于利用CD133抗体从所分离的真皮细胞中分选CD133阳性毛乳头细胞;以及
培养装置,所述培养装置与所述分选装置相连,并且设置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用于对所述CD133阳性毛乳头细胞进行培养,
任选地,所述CD133抗体为APC-CD133抗体,
任选地,所述分选装置为流式细胞仪。
10.一种鉴定制剂对毛囊组织是否具有影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权利要求8所述的毛乳头细胞或其衍生物与所述制剂接触;以及
对接触前后的毛乳头细胞或其衍生物进行检测,
其中,
基于所述毛乳头细胞或其衍生物的形态变化,以及其干细胞特性和毛囊诱导能力标志物的表达变化,判断所述制剂对毛囊组织是否具有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344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