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及其制剂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1799.2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7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施建国;张裕;吴雯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20 | 分类号: | A61K9/20;A61K31/4422;A61P9/12;A61P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磺酸左旋氨氯 地平 及其 制剂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及其制剂工艺。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造成死亡的最主要原因,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增加,降低心血管疾病率与死亡率,已经成为了一个日益迫切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全球每年平均约有17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占所有死亡的1/3,预计到2020年,全球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将达到2500万人。统计结果预测,未来20年全世界高血压患病人数有可能增长60%,其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增长将更为显著,达到80%,发达国家增长大约24%。
氨氯地平是现今临床应用最广泛的钙离子拮抗剂,临床上用于高血压、心绞痛的防治。由于本品分子结构特点,故具有手性特征,因此有左旋与右旋两种不同化合物。而左、右旋两种不同化合物在降压作用上具有根本差异,右旋体几乎无降压作用。研究证实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由于去掉了右旋成分,在有效保留外消旋氨氯地平的降压活性的同时,使临床服药剂量减少了50%,类似容易引起水肿等不良反应也明显减少。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化学名为:(S)-(-)3-乙基-5-甲基-2-(2-氨乙氧甲基)-4-(2-氯苯基)-1,4-二氢-6-甲基-3,5-吡啶二羧酸酯苯磺酸盐;分子式:C20H25N2O5Cl·C6H6O3S。相对于其他同类产品,苯磺酸左旋氨氯的降压药效时间长,降压作用缓慢持久,并且很大程度上防止停药后的反跳效应的产生,同时避免低血压情况的出现。另一方面,该药也能有效应对心绞痛等疾病,其对血管的较高亲和力有助于延长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运动时间和运动至心绞痛发作的时间,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次数。目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已经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大量临床实践表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长效、安全以及有效的药物,在临床上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申请的CN1813726A中公开了一种左氨氯地平口崩片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加入枸橼酸、抗坏血酸、乳酸、苯磺酸或马来酸等用来保证了药物活性成分的稳定性。
成都圣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中国专利申请的CN1546024A中公开了一种苯磺酸氨氯地平口腔崩解片, 辅料包括乳糖、甘露醇、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碳酸氢钠、枸橼酸、阿斯巴甜、香精、硬脂酸镁等。
江西施美制药有限公司在中国专利申请的CN102028662A公开了一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及其制备工艺及有关物质的控制方法。辅料包括乳糖,β-环糊精,微晶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硬脂酸镁,2.5%羟丙甲纤维素-50%乙醇等。
现有公开技术所用辅料种类较多且烦琐,对于制备片剂成本较大,程序复杂,且片剂含有较多杂质,目前尚无文献公开辅料较少但仍能保持较高溶出性能以及较高稳定性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辅料较少但仍能保持较高溶出性能以及较高稳定性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的制剂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其特征在于,每10000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含有: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34.66g
微晶纤维素 280g~420g
硫酸钙 280g~420g
羟丙纤维素 72g~108g
硬脂酸镁 6.4g~9.6g。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每10000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含有: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34.66g
微晶纤维素 350g
硫酸钙 350g
羟丙纤维素 90g
硬脂酸镁 8g。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的制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处方量称取上述物质,所述处方量是指上述配方中所述物质及含量;
(2)将微晶纤维素、硫酸钙和羟丙纤维素分别过60目筛网,混合均匀;
(3)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过80目筛,分级扩散在步骤(2)获得的混合物中,投入湿法混合制粒机中,搅拌10~20分钟;
(4)加入15%酒精适量,搅拌5~10分钟,制成软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17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肠道易激综合症的内服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环烯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