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食品中生物毒素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0732.7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8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兵;苏荣欣;韩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利兵 |
主分类号: | G01N21/55 | 分类号: | G01N21/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42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表面 等离子 共振 技术 食品 生物 毒素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中生物毒素检测技术。特别是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通过核酸适配体与未标记、标记样品进行特异性竞争识别,采用分子探针适配体修饰的传感元件间接检测食品中生物毒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食品中存在的生物毒素严重危害着人民身体健康,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生物毒素种类繁多,常见的生物毒素包括罐头食品及密封腌渍食品中的肉毒杆菌神经毒素、果仁中黄曲霉毒素和谷物中的赭曲霉素等,一般具有极强的毒性作用,中毒症状各异,可导致神经麻痹、癌症、肝毒性、肾损伤等。食品生产、加工、运输与食用过程均有可能产生或感染生物毒素,导致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因此,无论在食品安全监测工作还是在医学治疗过程中,实现对食品中生物毒素的准确、灵敏、快速、自动化检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针对生物毒素的检测方法较多,主要涉及了生物测定法(细胞毒性法等)、理化分析法(荧光分析法和色谱及联用技术等)、免疫法(酶联免疫分析法、荧光免疫法和电化学免疫分析法等)。由于生物测定法具有操作繁琐、费时等缺点,难以广泛推广;理化分析方法通常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对检测原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经过复杂的样品前处理才能进行。因此,基于免疫法的生物毒素检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代表性方法为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免疫传感器等。这些检测技术是将生物毒素与其抗体特异性反应,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出食品中存在的微量生物毒素。
免疫分析是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检测技术上的应用时间最早、范围最广、发展也最为完善的领域之一,但是具有以下缺点:(1)抗体需要动物实验体内筛选,抗体使用及存放时间短;(2)抗体的专一性,导致检测用的试剂盒和传感器专一性强,如针对赭曲霉素的酶联免疫试剂盒是无法检测其它生物毒素。这些使得芯片重复使用性能较差、耗材需要量很大、检测成本昂贵,极大地限制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检测技术的应用发展。
近年来,随着适配体体外筛选和检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适配体相对抗体具有筛选简单、稳定性高、成本偏低,逐渐成为抗体的代替品。文献报道,采用适配体检测肉毒杆菌神经毒素时,检测限可达40pg/mL。因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结合适配体检测成为近十年来热门研究方向,与常规检测技术相比,其具有高灵敏度、响应快、体积小、无须标记、可保持分子的生物活性等优点。检测方法包括直接检测和竞争检测法:前者直接在传感芯片上固定相应生物毒素的适配体,当生物毒素样品流过时,通过检测光学信号变化确定含量。该方法简单易操作,但对于分子量为几百Da的生物毒素,无法检测信号。竞争法需要在传感器表面固定待测生物毒素,在样品中加入过量的该生物毒素的适配体进行竞争抑制,当样品流经传感器时,可以特异性的吸附未与生物毒素结合的多余适配体,由于抗体分子量很大(几万~几十万Da),从而极大地增强检测信号,目前被广泛采用。
但传感芯片的专一性问题仍然存在,如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原理检测的仪器BIACore,其常用传感器芯片CM5成本为2000多元人民币。专利报道,采用抗体二次竞争抑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可解决芯片专一性问题,但其使用免疫分析检测抗生素,抗体造价昂贵,芯片使用及存放时间短,且二次竞争抑制要求抗体和待测抗生物均过量,造成检测成本升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表面等离子体技术在检测食品中生物毒素时存在芯片专一性、稳定性差、耗材量大、造价昂贵等问题,同时极大提高生物毒素检测限,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品中生物毒素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仪的食品中生物毒素检测方法,利用同一传感芯片对不同生物毒素的含量进行检测;包括以下步骤:
(一)传感芯片表面适配体固定:选择链霉亲和素SA修饰的传感芯片,通过通入5-50μL浓度为1-50μg/L已标记生物素的标记分子探针适配体,在表面等离子体传感芯片上固定上标记分子探针适配体;
(二)对待测生物毒素进行分子探针标记,标记方法根据待测物基团不同,选择EDC/NHS法交联羧基与氨基或戊二醛法交联两个氨基;
(三)标准溶液配制:用0.01-0.1mol/L(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配置生物毒素的标准样品储备液,储备液浓度为0.1ng/mL至1mg/mL,用磷酸盐缓冲液将储备液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取不同浓度未标记待测生物毒素的标准溶液和分子探针标记的待测生物毒素充分混合后,竞争结合生物毒素相应的适配体或纳米粒子修饰的适配体,其中分子探针标记的生物毒素量应不少于加入的适配体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利兵,未经王利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07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风力涡轮机的座板的轴台
- 下一篇:一种用于玉米种植的复合酶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