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地挖掘机履带式行走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3478.8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2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全喜;方余宝;马中伟;许家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矿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00 | 分类号: | B62D55/00;B62D55/18;B62D55/3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316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地 挖掘机 履带式 行走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地挖掘机,主要是一种湿地挖掘机履带式行走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传统的湿地型挖掘机其行走机构大多采用传输链条式,由于机器工作环境复杂,加上泥沙,卤水腐蚀后平均两个月更换一下链条,造成使用和维修成本昂贵,一定程度上浪费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湿地挖掘机履带式行走机构,其行走传输动力所用为铸钢履带板,并且长短隔段安装,增加了与地面的附着力,减少功率的损失,提高劳动效率,节约维修成本,同时又减轻了整车重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湿地挖掘机履带式行走机构,包括有左、右侧的多个并列排布的支重轮,其特征在于:两侧支重轮的上方在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行走马达和张紧轮,所述的行走马达外固定套有驱动齿轮,所述的驱动齿轮、张紧轮及支重轮之间套有一圈履带板组成了行走机构,左、右侧的行走机构之间设有中间架,所述的中间架与左、右侧行走机构之间通过钢梁固定连接;所述的履带板是由长履带板和短履带板长短交错连接组成的,长履带板和短履带板之间由销轴铰接连接。
所述张紧轮的内侧设有涨紧油缸,涨紧油缸的活塞杆与张紧轮固定连接,所述的涨紧油缸传递力于张紧轮实现履带板涨紧。
所述的履带板与驱动齿轮之间采用跨齿啮合的方式连接。
所述的履带板采用铸钢材质,是一种铸钢履带板。
本发明采用履带式行走机构,一方面延长了履带更换周期,减少了挖掘作业的辅助时间,且长短交错的履带板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机器与地面的附着力,减少功率的损失,提高劳动效率,节约维修成本。同时本发明采用气缸带动张紧轮实现履带板的张紧,相比传统机械式涨紧省时又省力,减少工作辅助时间,整机重量由支重轮经长、短履带板传递到地平面。减少工作辅助时间,减少行走阻力,节约功率浪费。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行走传输动力所用为铸钢履带板,并且长短隔段安装,增加了与地面的附着力,减少功率的损失,提高劳动效率,节约维修成本,同时又减轻了整车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湿地挖掘机履带式行走机构,包括有左、右侧的多个并列排布的支重轮11,两侧支重轮11的上方在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行走马达8和张紧轮9,所述的行走马达8外固定套有驱动齿轮7,左、右两侧的驱动齿轮7、张紧轮9及支重轮11之间套有一圈履带板组成了左、右侧行走机构1和6,左、右侧的行走机构1和6之间设有中间架5,所述的中间架5与左、右侧行走机构1和6之间通过钢梁4固定连接;所述的履带板是由长履带板2和短履带板3长短交错连接组成的,长履带板2和短履带板3之间由销轴铰接连接。
所述张紧轮9的内侧设有涨紧油缸10,涨紧油缸10的活塞杆与张紧轮9通过连接套固定连接,所述的涨紧油缸10传递力于张紧轮9实现履带板涨紧。
所述的履带板与驱动齿轮之间采用跨齿啮合的方式连接。
所述的履带板采用铸钢材质,是一种铸钢履带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矿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矿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34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扬声器的副磁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 下一篇:烧结烟气二恶英脱除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