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健品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2599.0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3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高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保国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2714 湖北省十堰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健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一种保健品,是一种用中药和蜂蜜精制而成的,具有养生、保健、益寿延年的功效。
背景技术
目前,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保健药品,提高免疫力、益寿延年的保健药品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养生、保健、益寿延年功效的保健品。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保健品,由茯苓、桂枝、灵芝、蜂蜜组成,其组分配比按质量百分比:茯苓为14-16%,灵芝为8-10%,桂枝为3-5%,蜂蜜为69-75%;通过以下具体步骤制成:
(1)、将茯苓、桂枝、灵芝粉碎成粉末,然后混合拌匀,成混合药粉;
(2)、将蜂蜜倒入铜锅中用武火将蜂蜜烧开至100度后,再用文火继续炼20-30分钟去除蜂蜜中的全部水份提高药物融合功效;
(3)、再将步骤(1)中的混合药粉倒入炼好了的蜂蜜中,将混合药粉和蜂蜜搅拌均匀,继续用文火炼至成面团状;
(4)、将药团盛起后,放入铜质或石质的凹陷器具中再用铜质或石质的杵进行锤炼10000次以上后,盛起;
(5)、用压丸机压制成丸;再用磨丸机进行磨光,磨好光之后即为成品。
下面,描述每种组分的功效与作用:
1、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茯苓的功效:祛邪扶正,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
茯苓的作用:茯苓它不断排除人体内的各种病毒和扶正人体正气,使人能保持正常的睡眠和健康状态,有抗菌、抗肿瘤、利尿、提高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促进作用等。
2、灵芝的功效与作用:
灵芝的功效:安神补虚、止咳化痰;
灵芝的作用:抗肿瘤、保肝解毒、心血管系统的改善、抗衰老、抗神经衰弱,治疗高血压,治疗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抗过敏、美容等。
3、桂枝的功效与作用
桂枝的功效:发汗解表、温经通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桂枝的作用:桂枝有抗菌、抗病毒、利尿的作用。
4、蜂蜜的功效与作用
蜂蜜的功效与作用:护肤美容、抗菌消炎、促进组织再生、促进消化、提高免疫力、促进长寿、改善睡眠、保肝、抗疲劳、保护心血管、润肺止咳等。
综上所述:将茯苓、灵芝、桂枝和蜂蜜组成配方研制出的保健品是很有科学道理的,它们都有各自独特的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功效,在医学配伍方面符合医学配伍规律,这种配伍配方对于养生保健方面是最优质的,它的养生保健效果是其他任何保健品无法与之比议的,它的功效与作用除它本身综合功效与作用外通过炼制技术的科学融合炼制使它的综合功效得到更大的提高。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保健品具有调解血清、祛邪扶正、利尿安神、排毒养颜、益智健脑、骨髓增钙、美白肌肤、强抗衰老、益气壮阳、抗癌、抗肿瘤、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的功效,长期服用可以益寿延年,是养生、保健、防病、益寿延年的保健品。
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一种保健品的成品形状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保健品,按质量百分比,准备15%的茯苓,9%的灵芝,4%的桂枝,72%的蜂蜜;通过以下具体步骤制成;
(1)、将茯苓、桂枝、灵芝粉碎成粉末,然后混合拌匀,成混合药粉;
(2)、将蜂蜜倒入铜锅中用武火将蜂蜜烧开至100度后,再用文火继续炼20-30分钟去除蜂蜜中的全部水份提高药物融合功效;
(3)、再将步骤(1)中的混合药粉倒入炼好了的蜂蜜中,将混合药粉和蜂蜜搅拌均匀,继续用文火炼至成面团状;
(4)、将药团盛起后,放入铜质或石质的凹陷器具中再用铜质或石质的杵进行锤炼10000次以上后,盛起;
(5)、用压丸机压制成丸;再用磨丸机进行磨光,磨好光之后即为成品。
成品形状:园形,球状,直径0.5-0.6cm。每一粒丸的重量为0.5克左右。
实施例2:一种保健品,按质量百分比,准备14%的茯苓,8%的灵芝,5%的桂枝,73%的蜂蜜;通过以下具体步骤制成:
(1)、将茯苓、桂枝、灵芝粉碎成粉末,然后混合拌匀,成混合药粉;
(2)、将蜂蜜倒入铜锅中用武火将蜂蜜烧开至100度后,再用文火继续炼20-30分钟去除蜂蜜中的全部水份提高药物融合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保国,未经高保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25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