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尾气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0724.4 | 申请日: | 2012-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9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周正祥;杨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正祥 |
主分类号: | F01N3/26 | 分类号: | F01N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3058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尾气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内燃机尾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燃料(主要是汽油、柴油、天然气等)在汽缸里燃烧做功后,其尾气(HC、CO、NOX)等随排气管排出,造成大气环境污染。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数量众多的用于控制汽车尾气的方法或装置。有的在油料中加入一种添加剂,以促进其充分燃烧,例如在中国专利申请CN200410089482.9、CN00130080.6、CN200610161817.2等中所描述的;有的是采用尾气过滤方式,例如在中国专利申请CN200710139886.8、CN01802142.5和CN200910036025.6等中所描述的;有的采用在排气管中安装间接冷却器和直接冷却净化器,例如在CN200810130360.8中所描述的。这些方法或者装置或者是技术复杂,造价昂贵,或者在技术效果方面不尽人意。
中国公开CN2531253公开一种能够降低污染的汽车尾气燃烧装置,是在汽车废气排气管中设置火花塞,火花塞与点火线圈、分电器、电源顺序连接,汽车发动机运转时排气管中的火花塞通电,点燃排气管中未燃净的燃料气体和尾气,从而达到降低污染的目的。但是这种装置存在造价较高、安装操作复杂和尾气净化率不高的缺陷。
因此,市场对简单、高效的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存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解决现有技术中机动车尾气清除不充分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解决现有机动车尾气净化装置结构复杂、造价昂贵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解决现有机动车尾气净化装置安装不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因此提出一种内燃机尾气净化装置,包括电阻丝和电路连接件,后者将所述电阻丝连接至外电源。
该净化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绝缘管,其内布设有所述电阻丝;以及接线柱(3),用于将所述电阻丝连接至所述外电源。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净化装置进一步包括外管,该外管套设在所述绝缘管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的外壁具有凸缘。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阻丝均匀布设于同一平面,该平面垂直于尾气行进的方向。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净化装置包括:蛇形盘绕的电阻丝;电阻丝座,其为圆筒形,具有蜂窝煤状结构,用于布设所述蛇形盘绕的电阻丝。进一步地,该电阻丝座的每个蜂窝孔穿设一根电阻丝,其正、负极在所述电阻丝座的两端汇集后分别连接至正、负极接线柱。
进一步地,该净化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由可拆卸的两部分组成,该两部分皆具有限位结构,合拢后将所述电阻丝座卡在限位结构中。
本发明的尾气净化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降污染效果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是示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尾气净化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尾气净化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第二实施例尾气净化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尾气净化装置的横向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尾气净化装置的横向剖视图
图6是第三实施例尾气净化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在汽车尾气管道中提供电阻丝,使经过的汽车尾气经过充分的二次燃烧而大大降低尾气排放。本发明适用于各种内燃机的汽车,例如以汽油、柴油、天然气、乙醇为燃料的机动车。
实现这一构思可以用多种方式。图1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尾气净化装置的结构。该净化装置包括绝缘管2,电阻丝1设置在绝缘管2内,经过多次盘绕,均匀分布在垂直于尾气行进方向的同一个平面内。接线柱3用于将电阻丝电连接至外部电源。绝缘管通常用高温陶瓷形成,典型的例子是云母管。如图1所示,在绝缘管2的外面还套有一个外管4,外管4通常由金属材料,例如不锈钢、铝合金制成,起到保护套的作用。外管4不是必需部件,可以通过选择绝缘管的材料和厚度,使绝缘管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可以直接将带有电阻丝的绝缘管安装在汽车尾气管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正祥,未经周正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07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式在线粘度计
- 下一篇:一种达比加群酯中间体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