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Hemokinin-1在制备疫苗佐剂中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8052.8 | 申请日: | 2012-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7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宾;张毓;陈璇;张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9/39 | 分类号: | A61K39/39;A61K38/08;A61K38/22;A61K48/00;A61P37/04;A61P3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hemokinin 制备 疫苗 佐剂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Hemokinin-1的新用途,即Hemokinin-1在制备疫苗佐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佐剂作为能同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射到机体内能增强免疫原性或改变免疫反应类型的物质,在新型、高效疫苗复合物的研发中受到研究者的广泛重视。佐剂又称非特异性免疫增生剂,本身不具抗原性,是一类先于抗原或与抗原同时作用,能非特异性地改变或增强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物质,即同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射到机体内能增强免疫原性或改变免疫反应类型。
免疫佐剂的主要生物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抗原物质混合佐剂注入机体后,改变了抗原的物理性状,可使抗原物质缓慢地释放,延长了抗原的作用时间;佐剂吸附了抗原后,增加了抗原的表面积,使抗原易于被抗原呈递细胞吞噬;佐剂能刺激抗原呈递细胞对抗原的处理;佐剂可促进淋巴细胞之间的接触,增强辅助T细胞的作用;可刺激致敏淋巴细胞的分裂和浆细胞产生抗体。
速激肽是由10-12个氨基酸组成的神经肽家族。Hemokinin-1(HK-1)是最新发现的速激肽家族成员,并且表达在神经外围组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Hemokinin-1在制备疫苗佐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特异多肽在如下(A)或(B)或(C)中的应用:(A)制备疫苗佐剂;(B)制备疫苗;(C)制备促进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的产品;所述特异多肽为如下(a)或(b)或(c):(a)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多肽(含有三个拷贝的Hemokinin-1,各个拷贝之间具有连接序列);(b)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多肽(单拷贝的Hemokinin-1);(c)含有两个以上单拷贝的多肽;所述单拷贝如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
所述促进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体现为如下(1)中(25)中的至少一种:(1)促进机体内IgG产生;(2)促进机体内IgM产生;(3)促进机体内针对所述抗原的特异性抗体的产生;(4)促进B细胞激活;(5)增加机体中CD80阳性细胞占B220阳性细胞的比例;(6)增加机体中CD86阳性细胞占B220阳性细胞的比例;(7)促进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8)增加机体中B220阴性且CD138阳性细胞的数量;(9)促进转录因子Blimp-1和转录因子Xbp-1的表达;(10)抑制转录因子Bcl-6和转录因子Pax-5的表达;(11)促进B细胞分化为记忆性细胞;(12)增加机体中B220阳性且CD27阳性细胞的数量;(13)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14)增加机体中IL-2阳性细胞占CD4阳性T细胞的比例;(15)促进CD4阳性T细胞分化为Tfh细胞;(16)促进淋巴结细胞分化为Tfh细胞;(17)促进CD4阳性T细胞分化为CXCR5阳性且ICOS阳性的细胞;(18)促进淋巴结细胞分化为CXCR5阳性且ICOS阳性的细胞;(19)促进CD4阳性T细胞分化为分泌IL-21的细胞;(20)促进淋巴结细胞分化为分泌IL-21的细胞;(21)促进Tfh细胞分泌IL-21;(22)增强生发中心反应;(23)增加机体中PNA阳性细胞占B220阳性细胞的比例;(24)促进BCL-6的表达;(25)促进CD4阳性T细胞表达BCL-6。
所述(A)和/或所述(B)中,所述疫苗可为乙型肝炎疫苗。
所述(C)中,所述抗原可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S2。所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S2具体可如序列表的序列9所示。
本发明还保护特异多肽的编码基因或含有所述编码基因的重组质粒在如下(A)或(B)或(C)中的应用:(A)制备疫苗佐剂;(B)制备疫苗;(C)制备促进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的产品;所述特异多肽为如下(a)或(b)或(c):(a)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多肽;(b)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多肽;(c)含有两个以上单拷贝的多肽;所述单拷贝如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
所述特异多肽的编码基因为序列表的序列4或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的DNA分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80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进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红绿灯自动安全提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