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拉挤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096718.6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0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吴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3/10 | 分类号: | C08L63/10;C08L27/16;C08K13/04;C08K7/14;C08K7/06;C08K7/10;C08K7/28;C08K3/34;C08K3/26;C08K3/22;B29C70/5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科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性拉挤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拉挤复合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乙烯基树脂的拉挤作业时,很多厂家公司针对不同树脂开发了一系列脱模剂,如CHEM-TREND、AXEL、汉高乐泰,在乙烯基树脂脱模剂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商品牌号。但其价格昂贵,并且当树脂被要求稀释、填充改性时,由于稀释剂、填料与基体树脂存在较大的性能差异,使用定向商品牌号的脱模剂对产品的脱模效果不佳,并且拉挤模具温度正常范围的波动易导致树脂聚合不均,粘模或制品有划痕,堵塞模具引起收缩率波动,尤其是薄壁模具,会影响产品的表观质量甚至是最终产品的使用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改性拉挤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表观质量光滑,产品质量稳定,可连续生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改性拉挤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周期生产中树脂聚合不均,堵塞模具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性拉挤复合材料,由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制成:
树脂 100份,
稀释剂 10~200份,
填充剂 0~80份,
引发剂 0.1~2份,
润滑剂 0.1~2份,
脱模剂 0.1~1份,
无机纤维 200~1200份。
所述的树脂选自乙烯基树脂,优选双酚A环氧乙烯基树脂,其常温(25~30℃)粘度为1000~10000CPS。
所述的稀释剂选自苯乙烯、丙烯酸酯类稀释剂或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的丙烯酸酯类稀释剂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或丙烯酸乙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的缩水甘油醚选自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或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的填充剂选自滑石粉、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或空心玻璃微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优选上述填充剂粒度为300~1500目,再优选其粒度为300目。
所述的填充剂为1~80份,优选40~80份。
所述的引发剂选自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叔戊酸叔丁酯、过氧化马来酸叔丁酯、偶氮二异丁腈或偶氮二异庚腈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的润滑剂选自含氟聚合物加工助剂PPA,优选3M公司Dynama聚合物加工助剂FX5911或FX 5920A,或杜邦公司Zytel聚合物加工助剂HTN92G35DH2或HTN92G45DH2。
所述的脱模剂选自硬脂酸盐或低分子聚乙烯蜡(低分子PE蜡)。
所述的硬脂酸盐选自硬脂酸锌、硬脂酸钙或硬脂酸钡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无机纤维选自玻璃纤维、碳纤维或玄武岩纤维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纤维直径为17μm,纤维线密度为2400特克斯(tex)。
一种上述改性拉挤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配比称取各组分原料,将树脂100份,稀释剂10~200份,填充剂0~80份,引发剂0.1~2份,润滑剂0.1~2份,脱模剂0.1~1份加入到容器中,用气动搅拌机密闭常温搅拌30~60min;
(2)将拉挤模具温度设定为树脂聚合所需温度,纤维纱股数设定为模具横截面积的0.5~0.8倍,将混合物倒入浸胶槽中,设定拉挤速度0.15~0.5m/min,将浸渍纤维牵引,聚合成型,并按所需尺寸切割。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使用了含氟加工助剂PPA,这在拉挤复合材料中是首次使用,可以有效减少生产波动,缩短生产周期;
2、含氟加工助剂PPA在拉挤复合材料生产中适用性广,效果佳,可代替部分脱模剂,并增加填料含量,可有效降低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其中,下列实施例中的纤维直径为17μm,纤维线密度为2400特克斯(tex)。
实施例1
一种改性拉挤复合材料及其加工方法,如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67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