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废气再利用循环阀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5890.X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5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友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美特精密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7 | 分类号: | F02M25/07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1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废气 再利用 循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再循环的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废气再利用循环阀。
背景技术
欧洲汽车废气排放标准是欧盟国家为限制汽车废气排放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而共同采用的汽车废气排放标准。当前对几乎所有类型的车辆排放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悬浮粒子都有限制,比如小轿车、卡车、火车、拖拉机和类似机器、驳船,但不包括海轮和飞机。对每一种车辆类型,汽车废气排放标准有所不同。欧洲标准是由欧洲经济委员会的汽车废气排放法规和欧盟的汽车废气排放指令共同加以实现的。汽车废气排放法规由ECE参与国自愿认可,排放指令是EEC或EU参与国强制实施的。在欧洲,汽车废气排放的标准一般每四年更新一次,在1992年实行了欧洲一号标准,从1996年开始实行了欧洲二号标准,从2000年开始,实行了欧洲三号标准,从2005年开始,实行了欧洲四号标准。相对于美国和日本的汽车废气排放标准来说,测试要求比较宽泛,因此,欧洲标准也是发展中国家大都沿用的汽车废气排放体系。
目前我国实施的国IV标准相当于欧洲四号标准,由于国家在对于那些生产汽车的制造商,其排放要求都必须达到国IV标准才能够投入市场,但对于很多国产车要达到这个排放要求,都需要解决内燃机氮氧化物的排放,采用废气再循环技术是废气再循环技术的关键零部件,通过废气再循环阀调节废气再循环的流量,实现内燃机各工况所需的废气再循环量。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汽车废气再利用采用的循环阀中的阀芯,其阀芯都是整体式结构的,由于阀芯的端头直径远远大于杆部,在进行加工阀芯的时候,一端加工完后,需要调转阀芯,进行另一端的加工,这样的制造很不方便,而且制造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废气再利用循环阀,其安装方便并且制造简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废气再利用循环阀,包括机壳、与机壳一端相配合的上盖和安装在机壳另一端上的阀座以及阀芯,所述的机壳与阀座之间连接有轴承,所述的机壳内设置有滑动套,滑动套上套有隔套,隔套上设有固定板和下底板,固定板和下底板之间设置有骨架,骨架上绕置有线圈,所述的滑动套内设有环形内圈,阀芯的一端卡合在阀座内,另一端依次穿过轴承和内圈并连接有传感器,传感器与上盖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的轴承的端面上与阀芯外侧壁之间设置有轴承垫,阀芯上套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顶于隔套的内侧面上,另一端顶于内圈的一侧面,所述的传感器外侧壁与上盖之间设有刷架和电阻片,所述的上盖与外壳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固定圈,所述的阀芯由芯杆和芯头组成,芯杆与芯头通过铆接连接,在加工制造阀芯的时候,可以单独进行加工,其制造方便。
为了能够使其密封效果更好,所述的上盖与机壳连接端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嵌置有密封圈。
为了能够避免灰尘进入阀芯内,所述的隔套与下底板之间设置有防尘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废气再利用循环阀,采用分体式结构的阀芯,能够在制造阀芯上更加方便,制造更加快捷;利用此循环阀的设计,能够有效地的起到废气再循环,从而能够达到使废气达到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废气再利用循环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2.上盖,3.阀座,4.阀芯,41.芯杆,42.芯头,.隔套,8.固定板,9.下底板,10.骨架,11.线圈,12.传感器,13.第一弹簧,14.轴承垫,15.第二弹簧,16.刷架,17.电阻片,18.固定圈,19.密封圈,20.防尘罩。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美特精密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美特精密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58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孔钻削在线检测与纠偏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式柴油机配气机构润滑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