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T线圈结构的驱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3536.3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7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黃明杰;钟道文;陈建宏;林志昌;隋彧文;普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25 | 分类号: | H04B10/25;H03K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11306 | 代理人: | 陆鑫;房岭梅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线圈 结构 驱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更具体地,涉及具有T线圈结构的驱动器。
背景技术
光链路是通过光纤通信的链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光链路的带宽从每秒几千兆字节(Gb/s)增加到几十Gb/s。光链路每一端上的收发器都能够发送和/或接收高带宽信号。通常,驱动器设置在发射端处,驱动光源以实现这种高带宽信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驱动器,包括:第一驱动级,具有至少一个输入节点和至少一个第一输出节点,第一驱动级包括与至少一个第一输出节点相邻设置的T线圈结构,T线圈结构包括:电感器的第一集合,每一个电感器都可操作地用于提供第一电感;以及电感器的第二集合,以并联方式与电感器的第一集合电耦合,其中,电感器的第二集合中的每一个电感器都可操作地用于提供第二电感;以及第二驱动级,与第一驱动级电耦合。
其中,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分别为大约0.2毫微亨(nH)或更高。
其中,电感器的第一集合包括第一电感器和第二电感器,在第一电感器和第二电感器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第一输出节点,电感器的第二集合包括第三电感器和第四电感器,在第三电感器和第四电感器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第一输出节点,第一电感器和第三电感器可操作地用于提供大约0.1毫微亨(nH)或更低的等效电感。
其中,第一电感器和第二电感器可操作地用于提供范围在大约0.45至大约0.55之间的耦合系数。
其中,至少一个第一输出节点与第二驱动级的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耦合,至少一个第二晶体管电耦合在第一晶体管和第二驱动级的至少一个第二输出节点之间。
其中,至少一个第二晶体管被配置为减小由至少一个第二输出节点和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电压差所产生的应力。
其中,第一晶体管和至少一个第二晶体管分别为核心器件。
该驱动器还包括:负阻抗转换器,设置在第一驱动级和第二驱动级之间。
此外,还提供了一种驱动器,包括:第一驱动级,具有至少一个输入节点和至少一个第一输出节点,第一驱动级包括与至少一个第一输出节点相邻设置的T线圈结构,其中,T线圈结构包括:电感器的第一集合,每一个电感器都可操作地用于提供大约0.2毫微亨(nH)或更高的电感和大约0.5的耦合系数;以及电感器的第二集合,以并联方式与电感器的第一集合电耦合,其中,电感器的第二集合中的每一个电感器都可操作地用于提供大约0.2nH或更高的电感;以及第二驱动级,与第一驱动级电耦合。
其中,电感器的第一集合包括第一电感器和第二电感器,在第一电感器和第二电感器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第一输出节点,电感器的第二集合包括第三电感器和第四电感器,在第三电感器和第四电感器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第一输出节点,第一电感器和第三电感器可操作地用于提供大约0.1毫微亨(nH)或更低的等效电感。
其中,至少一个第一输出节点与第二驱动级的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耦合,至少一个第二晶体管电耦合在第一晶体管和第二驱动级的至少一个第二输出节点之间。
其中,至少一个第二晶体管被配置为减小由至少一个第二输出节点和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电压差所产生的应力。
其中,第一晶体管和至少一个第二晶体管分别为核心器件。
该驱动器还包括:负阻抗转换器,设置在第一驱动级和第二驱动级之间。
此外,还提供了一种驱动器,包括:第一驱动级,具有第一输入节点和第二输入节点以及第一输出节点和第二输出节点,第一驱动级包括每一个都与第一输出节点和第二输出节点相邻设置的T线圈结构,T线圈结构均包括:电感器的多个集合,以并联方式相互电耦合,其中,电感器的每个集合都可操作地用于提供大约0.5的耦合系数;以及第二驱动级,具有第三输入节点和第四输入节点,其中,第三输入节点电耦合至第一输出节点,第四输入节点电耦合至第二输出节点。
其中,电感器的多个集合包括:第一电感器和第二电感器,其中,第一电感器和第二电感器分别可操作地用于提供大约0.2nH或更高的电感;以及第三电感器和第四电感器,以并联方式与第一电感器和第二电感器电耦合,其中,第三电感器和第四电感器分别可操作地用于提供大约0.2nH或更高的电感,第一电感器和第三电感器可操作地用于提供大约0.1nH或更高的等效电感。
其中,第二驱动级包括:第一晶体管,其栅极与第一输出节点电耦合;第二晶体管,其栅极与第二输出节点电耦合;至少一个第三晶体管,设置在第一晶体管和第三输出节点之间;以及至少一个第四晶体管,设置在第二晶体管和第四输出节点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35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科手术器械
- 下一篇:一种飞机舵机伺服系统故障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