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辛硫磷和氰戊菊酯的乳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90495.2 申请日: 2012-03-30
公开(公告)号: CN102657215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2
发明(设计)人: 潘文亮;高占林;党志红;李耀发 申请(专利权)人: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N57/14 分类号: A01N57/14;A01N37/38;A01N25/04;A01P7/04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朋飞;张庆敏
地址: 071000 ***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含有 辛硫磷 氰戊菊酯 乳油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杀虫剂领域,具体地,涉及含有辛硫磷和氰戊菊酯的乳油,以及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 Moschler)属鳞翅目夜蛾科,自2005年在河北省首次发现该虫为害夏玉米幼苗以来,其发生为害的地区逐渐扩大,成灾程度也越来越重,已严重威胁我国北方地区夏玉米的安全生产。该虫幼虫主要为害寄主作物根基部,咬食根基部幼嫩组织;或者为害茎基蛀茎,导致幼苗死亡,特别是对3~5叶期的玉米幼苗,严重时常造成补种或毁种现象。由于二点委夜蛾属于新暴发性害虫,生产上急需高效、环保型的农药新品种专门用来杀死二点委夜蛾。

辛硫磷(Phoxim)属于有机磷类杀虫剂中的中低毒品种,它既有触杀作用又兼胃毒作用,但无内吸作用。其特点是杀虫谱广,击倒力强等,对磷翅目夜蛾科幼虫很有效。当害虫接触药液后,昆虫体内胆碱酶的活性被抑制,神经系统受到麻痹中毒停食导致死亡。其缺点是在田间对光不稳定,很快分解,所以残留期短,对害虫作用时间短,药效较低。

氰戊菊酯(Fenvalerate),又名速灭杀丁,为具有较高活性非三元环结构的合成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菊酯类农药的代表品种之一。其对害虫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无内吸传导和熏蒸作用。其特点是毒性低、作用谱广,对多种害虫有效,可同时兼治多种害虫,尤其是对鳞翅目夜蛾科幼虫防效好。其缺点是长期单独使用,易产生抗药性。

因此,目前研究人员致力于研究一种复合型杀虫剂,不仅能提高药效,降低成本,而且能避免和延缓抗药性产生。而将辛硫磷和氰戊菊酯配合起来使用,目前公开的现有技术有:

专利申请CN96110769.3提供了一种防治棉铃虫复合乳剂棉虫净,由辛硫磷和氰戊菊酯复配而成,其特征在于:(1)、辛硫磷和氰戊菊酯的复配比例为5~7∶1;(2)、乳化剂用量10~12%;(3)、增效剂用量2~3%;(4)、余为甲苯或二甲苯。

专利申请CN200810157601.8公开了一种杀死棉铃虫的农药,由辛硫磷、马拉硫磷、氰戊菊酯和乳化剂复配而成,其特征在于:其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辛硫磷20-40%、马拉硫磷20-40%、氰戊菊酯10-30%、乳化剂30-50%。

或者有类似的杀虫剂,如专利申请CN92114668.X公开的一种农药组合物功夫菊酯、辛硫磷混剂,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V/V)为:功夫菊酯0.5~2%,辛硫磷18~50%,乳化剂1206# 8~15%,二甲苯加至100%。

上述现有技术都是用来预防和杀死棉铃虫的,虽然二点委夜蛾同样为鳞翅目夜蛾科害虫,但由于二点委夜蛾与棉铃虫的发生为害特点有较大的差异,因而,需针对二点委夜蛾研发相应的农药复配制剂及使用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辛硫磷和氰戊菊酯的乳油,将二者组合在一起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而且两种有效成分的组合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含有辛硫磷和氰戊菊酯的乳油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含有辛硫磷和氰戊菊酯的乳油在制备防治二点委夜蛾的杀虫剂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有辛硫磷和氰戊菊酯的乳油,包含以下重量份计的有效成份:辛硫磷10.0~40.0份和氰戊菊酯4.0~20.0份。

本发明所述的乳油,优选地,包含以下重量份计的有效成份:辛硫磷10.0~32.0份和氰戊菊酯5.0~20.0份。

本发明所述的乳油,更优选地,包含以下重量份计的有效成份:辛硫磷15.0~32.0份和氰戊菊酯8.0~15.0份。

本发明所述的乳油,最优选地,包含以下重量份计的有效成份:重量比为4∶1的辛硫磷和氰戊菊酯。

本发明所述的乳油,所述有效成份(辛硫磷和氰戊菊酯)占乳油总重量的20.0~45.0%。优选20.0~40.0%。最优选40.0%。

本发明所述的乳油,需要添加的辅料包括乳化剂,助溶剂和溶剂。

其中,所述乳化剂占乳油总重量的5~30%。溶剂占乳油总重量的10~60%。助溶剂占乳油总重量的10~1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04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