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航时水密对转电机动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1258.X | 申请日: | 201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9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力;张帆;邹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F16N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高燕燕;张利萍 |
地址: | 443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航时 水密 机动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航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机械密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需求,对航程的要求越来越高,航行时间要求越来越长。对转桨不但能获得较高的推进效率,而且不存在单桨推进产生的反向力矩问题。因此对转桨被广泛应用于水下航行器,对转电机也应用而生。水密对转电机存在很大的技术难度,尤其是长航时工作。长航时水密对转电机动密封技术已成为制约水下航行器航程的瓶颈技术。
目前,水下推进电机的密封技术主要是压力补偿法。其原理为:压力改变所致压缩和扩张运动会使水通过密封薄弱处的小小裂纹漫漫渗入,所以将电机内注满油,并带有光导调压模、内置水压和油压循环润滑装置和隔膜补偿平衡。其缺点是:机构复杂,体积重量较大,成本较高。绝大多数水下机器人工作水深不会超过200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长航时水密对转电机动密封装置,能够解决长航时水密对转电机动密封难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长航时水密对转电机动密封装置,包括:内轴油塞,内轴压盖,外轴压盖,内轴密封座,外轴密封座;
所述外轴密封座固连在电机上,所述外轴密封座固连在电机上,其内腔中段设有一环形凹槽;当外轴接入外轴密封座后,其与所述环形凹槽配合形成外轴油腔,在所述外轴油腔左右两侧设置两个外轴O型圈对外轴进行密封,在所述外轴油腔中填满黄油,对所述外轴O型圈与所述外轴接触面进行润滑;其中,所述外轴O型圈为45°分模O型圈;
所述内轴密封座被所述外轴压盖固连于所述外轴前端内径处,通过内设的均为45°分模的前O型圈和直径大于所述前O型圈的后O型圈对内轴进行密封,所述前O型圈和所述后O型圈之间设有环形凹槽,其与所述内轴配合形成润滑油腔,向所述润滑油腔内注入润滑油对所述前O型圈和所述后O型圈与所述内轴接触面进行润滑;其中,所述前O型圈和所述后O型圈为45°分模O型圈;
所述内轴沿轴线方向留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连通内轴前端与所述润滑油腔,为把所述润滑油腔抽真空及注入润滑油的通道;
所述内轴油塞设在内轴前端,对所述润滑油腔抽真空及注入润滑油时,将所述内轴油塞向外侧抽出,将所述润滑油腔通过所述注油孔与外界连通;润滑油注满后,将所述内轴油塞向内推入,并由所述内轴压盖固定在内轴前端,所述内轴油塞上的两个O型圈将注油孔密封。
有益效果,本发明适用于水密电机出轴处的密封,利用O型圈对电机的内轴外轴进行密封,成本低廉且便于维修,开设的油腔能够对O型圈与轴身接触部分提供润滑,提高了使用寿命;经测试,本发明能在保证500水深范围内保证其水密性,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内轴油塞 2-内轴压盖 3-外轴压盖 4-内轴密封座 5-外轴密封座 6-注油孔 7-前O型圈 8-后O型圈 9-外轴油腔 10-内轴油腔 11-外轴 12-内轴 13-外轴O型圈 14-内轴O型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长航时水密对转电机动密封装置,包括:内轴油塞1,内轴压盖2,外轴压盖3,内轴密封座4,外轴密封座5;
所述外轴密封座5固连在电机上,所述外轴密封座5固连在电机上,其内腔中段设有一环形凹槽;当外轴11接入外轴密封座5后,其与所述环形凹槽配合形成外轴油腔9,在所述外轴油腔9左右两侧设置两个外轴O型圈13对外轴11进行密封,在所述外轴油腔9中填满黄油,对所述外轴O型圈13与所述外轴11接触面进行润滑;其中,所述外轴O型圈13为45°分模O型圈;
所述内轴密封座4被所述外轴压盖3固连于所述外轴11前端内径处,通过内设的均为45°分模的前O型圈7和直径大于所述前O型圈7的后O型圈8对内轴12进行密封,所述前O型圈7和所述后O型圈8之间设有环形凹槽,其与所述内轴配合形成润滑油腔10,向所述润滑油腔10内注入润滑油对所述前O型圈7和所述后O型圈8与所述内轴12接触面进行润滑;其中,所述前O型圈7和所述后O型圈8为45°分模O型圈;
所述内轴12沿轴线方向留有注油孔6,所述注油孔6连通内轴前端与所述润滑油腔10,为把所述润滑油腔10抽真空及注入润滑油的通道;
所述内轴油塞1设在内轴前端,对所述润滑油腔10抽真空及注入润滑油时,将所述内轴油塞1向外侧抽出,将所述润滑油腔10通过所述注油孔6与外界连通;润滑油注满后,将所述内轴油塞1向内推入,并由所述内轴压盖2固定在内轴前端,所述内轴油塞1上的两个O型圈14将注油孔密封。
其中,与O型圈直接接触的轴身部分的表面粗糙度应达到1.6;内轴密封座4和外轴密封座5选用锡青铜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12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形成保护膜于芯片级封装上的装置及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绳索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