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b-Te-Ti相变存储材料及Ti-Sb2Te相变存储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6528.8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9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吴良才;朱敏;宋志棠;饶峰;宋三年;刘波;封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45/00 | 分类号: | H01L4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b te ti 相变 存储 材料 sub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可用于相变存储器的Sb-Te-Ti相变薄膜材料。
背景技术
相变存储器(PCRAM)原理是以硫系化合物为存储介质,利用电能(热量)使材料在晶态(低阻)与非晶态(高阻)之间相互转换实现信息的写入与擦除,信息的读出靠测量电阻的大小,比较其高阻“1”还是低阻“0”来实现的。
Sb-Te系列相变材料结晶过程以晶粒生长占主导,因此相变速率快,而且熔点比GST(Ge2Sb2Te5)低,因此所需功耗低。然而Sb-Te系列相变材料同时也存在结晶温度低,热稳定性差,数据保持力差等缺点。
作为新兴的非挥发性存储器的相变存储器(PCRAM),具有易失性、循环寿命长,功耗低,存储速度快以及制造工艺简单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研究。新兴的相变存储器以硫系化合物为存储介质,利用电脉冲使材料在非晶态(高阻)与晶态(低阻)之间相互转化,伴随较大的电阻变化,从而实现信息的写入和擦除。在相变存储器的研发中,如何提高数据保持力以及降低器件功耗一直都是研究的重点。
富Sb的Sb-Te系列相变材料具有非常快的结晶速率,但是由于Sb含量的增加,数据保持力降低,热稳定性差,需要对此进行掺杂改性。为了能提高其热稳定性,且保持高速相变的优点,掺入的杂质应与Sb-Te不产生新的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相变存储器的Sb-Te-Ti相变材料,以提高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非晶态电阻,降低材料的Reset电流与熔化温度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相变存储器的掺Ti的Ti-Sb2Te相变存储材料,其中Ti的原子百分比小于50%,以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热导率及熔点。本发明的用于相变存储器的掺Ti-Sb2Te相变存储材料,Ti的存在一方面抵制了相变材料晶粒的长大,提升了材料的电阻率和结晶温度,增加了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另一方面相变材料的热导率与熔点也变小,这有利于减小相变存储器的功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相变存储器的Sb-Te-Ti相变存储材料,是在Sb-Te相变材料的基础上掺入Ti而成,其化学通式为SbxTeyTi100-x-y,其中0<x<80,0<y<100-x。本发明化学通式中元素的右下角部分代表摩尔比。
较佳的,所述x的取值范围为45≤x≤72,y的取值范围为5≤y≤45。
所述Sb-Te-Ti相变存储材料中,掺入的Ti与Sb、Te均成化学键。
较佳的,所述Sb-Te-Ti相变存储材料为Sb-Te-Ti相变薄膜材料。优选的,所述Sb-Te-Ti相变薄膜材料的厚度为100-250nm。
较佳的,所述Sb-Te-Ti相变存储材料采用电脉冲作用实现电阻率的可逆转变。
较佳的,所述Sb-Te-Ti相变存储材料采用激光脉冲作用实现光学反射率的可逆转变。
所述Sb-Te-Ti相变存储材料的结晶温度得到大幅度提升,热稳定性增强,数据保持力增强。
所述Sb-Te-Ti相变存储材料的非晶态电阻降低,晶态电阻升高。
本发明的上述的用于相变存储器的Sb-Te-Ti相变存储材料,所述Sb-Te相变存储材料为Sb2Te相变存储材料,在Sb2Te相变存储材料中掺入Ti后获得的Sb-Te-Ti相变存储材料为Ti-Sb2Te相变存储材料,所述化学通式SbxTeyTi100-x-y中,Ti的原子百分含量小于50%。
较佳的,所述Ti-Sb2Te相变存储材料中,Ti的原子百分含量在2%-20%之间。
较佳的,所述Ti-Sb2Te相变存储材料中,Ti原子替代Sb原子的位置,且没有分相。
较佳的,所述Ti-Sb2Te相变存储材料采用电脉冲作用实现电阻率的可逆转变。
较佳的,所述Ti-Sb2Te相变存储材料采用激光脉冲作用实现光学反射率的可逆转变。
较佳的,所述Ti-Sb2Te相变存储材料的高阻态比低阻态的电阻值至少大1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65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