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梨的授粉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9634.3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9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蔺经;杨青松;李晓刚;常有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孙忠浩 |
地址: | 21001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授粉 溶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树栽培学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梨的授粉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很多果树如苹果、梨、李子等有自花授粉不结实或结实率很低的特性,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合理配置授粉树才能促进坐果,获得应有的产量和品质。但常因授粉品种配置不当、花期不良气候条件影响昆虫授粉等原因而导致授粉不良,坐果率低,降低了产量与品质,因此,人工辅助授粉已成为实际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实践证明,只有雌蕊柱头上有足够的花粉粒数,才能保证授粉、受精的顺利完成,因为大量的花粉有利于受精和子房的迅速膨大、种子发育和均匀地分布在果实中,为提高单果重量奠定基础,如翠冠梨,要得到400g以上均匀大果,在梨花5个柱头上必须粘附300粒以上的花粉,自然授粉很难做到这一点,通过人工辅助授粉能够满足这个要求。果树花粉有直感现象,就是父本的优良形状,会在母本上表现出来,反之亦然。根据这一点,选用性状比较优良的花粉品种给果树进行人工授粉,可以提高果实品质,增加果实风味,促进果实着色,改善果皮的光滑度,增大果实,提高果实的商品价值。一般情况下,主栽品种的商品性好,经济价值高,授粉品种商品性差,而经济价值低同一果园内品种越多,管理越复杂,成本越高。采用人工授粉技术,就可以不栽或少栽授粉品种,不但可提高果园的整体效益,还可降低管理成本。
目前果树生产授粉主要采用传统的绒球授粉、花粉袋授粉法、挂罐插枝及振花枝授粉、鸡毛掸子滚授法、人工点授点授粉方法。采用以上方法授粉后授粉不均匀,而且费时费力。加之,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人和妇女,他们的素质和体力需要一种简单化、规范化、量化的操作模式。多年来的试验证明,采用溶液授粉能很好地解决梨产业化生产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今后梨产业化的大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技术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梨树自花授粉不结实或结实率很低,采用传统的绒球授粉、花粉袋授粉法、挂罐插枝及振花枝授粉、鸡毛掸子滚授法、人工点授点授粉方法。采用以上方法授粉后授粉不均匀,而且费时费力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一种梨的授粉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这样实现的:一种梨的授粉溶液,包括梨树的授粉,其特征在于:梨的授粉悬浮于混合液中,所述的混合液由促进剂,着色剂、展着剂和水组成,其中,所述的促进剂为蔗糖、硼酸、螯合钙和尿素,或蔗糖、硼砂、螯合钙和尿素,所述的着色剂为食用色素,所述的展着剂为吐温-20,在混合液中,白糖的重量百分比为6%,硼酸或硼砂的重量百分比为0.002%,螯合钙的重量百分比为0.003%,尿素的重量百分比为0.005%,食用色素的重量百分比为0.001%,吐温-20的重量百分比为0.01%,余量为水。
在本发明中:在混合液中,梨的授粉含量至少为500mg/L。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着色剂为食用色素胭脂红。
一种上述梨的授粉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a)将梨花蕾含苞待放时进行采摘,去除花辨后,直接放置20~25℃培养箱烘干形成散药备用;
b)配制时首先按照重量百分比备料,然后取a步骤获得的散药浸没于1.5倍体积的水中,将悬浮于水中的散药充分搅拌后,过样筛去除杂质,形成花粉粗溶液;
c)将白糖用量的20%溶入水用量的10%中,配成糖液备用;
d)将白糖用量的80%、尿素溶入水用量的75%中,配成糖尿液备用;
e)将花粉粗溶液加入备用的糖液中,混合后加入备用的糖尿液,充分搅拌;
f)喷施前加入所需的食用色素、硼酸和螯合钙,或食用色素、硼砂和螯合钙,然后再添加余量的水,搅拌均匀,形成梨的授粉溶液。
在所述的制备方法中,b步骤中使用的过样筛的孔径为0.25mm。
在所述的制备方法中,取样检测b步骤花粉粗溶液获得其中花粉含量,根据花粉含量选择设计梨的授粉溶液中促进剂,着色剂、展着剂和水的用量,然后配制糖液和糖尿液。
一种上述梨的授粉溶液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梨的授粉溶液直接喷洒在梨树的梨花上进行授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96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