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溶液法低温合成TM/Nd-多酸功能化复合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6432.3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6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吴舒婷;邓彬彬;赖复龙;黄长沧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45/02 | 分类号: | C01G45/02;C01G51/04;C01G53/04;C01G3/02;C09K11/7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溶液 低温 合成 tm nd 功能 复合材料 | ||
1.一种水溶液法低温合成TM/Nd-多酸功能化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以氧化钕,钼酸铵,可溶性过渡金属硝酸盐为原料,采用水溶液法低温合成了4种TM/Nd-多酸功能化复合材料,分别为:Mn/Nd-多酸化合物,Co/Nd-多酸化合物,Ni/Nd-多酸化合物,Cu/Nd-多酸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液法低温合成TM/Nd-多酸功能化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复合材料在不同光源体现多色性,在近红外区900-1000nm,1064nm,1340nm均能发射荧光,在室温有高的摩尔磁化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液法低温合成TM/Nd-多酸功能化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溶性过渡金属硝酸盐为硝酸锰、硝酸钴、硝酸镍、硝酸铜中的一种。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液法低温合成TM/Nd-多酸功能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未掺杂的Nd-多酸化合物:将0.0707g氧化钕溶解在HNO3和H2O的体积比为1:100的混合溶液中,稍加热促其溶解;称取0.6179g钼酸铵于25ml烧杯中,加入10ml H2O,再将预先处理的硝酸钕溶液滴加到烧杯中,用1mol/L醋酸铵溶液调节其pH到4.8,过滤,在5-8℃的冰箱中静置一天,得到淡紫色晶体;
(2)制备掺杂的TM/Nd-多酸化合物:其中过渡金属为锰、钴、镍、铜中的一种,过渡金属的质量分数在1.0%-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溶液法低温合成TM/Nd-多酸功能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Mn/Nd-多酸化合物的制备过程为:将0.0707g氧化钕溶解在HNO3和H2O的体积比为1:100的混合溶液中,稍加热促其溶解;称取0.6179g钼酸铵和0.1250g硝酸锰于25ml烧杯中,加入10ml H2O,再将预先处理的硝酸钕溶液滴加到烧杯中,用1mol/L醋酸铵溶液调节其pH到4.95,过滤,在5-8℃的冰箱中静置一天,得到橘色晶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溶液法低温合成TM/Nd-多酸功能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Co/Nd-多酸化合物的制备制备过程为:将0.0707g氧化钕溶解在HNO3和H2O的体积比为1:100的混合溶液中,稍加热促其溶解;称取0.6179g钼酸铵和0.1455g硝酸钴于25ml烧杯中,加入10ml H2O,再将预先处理的硝酸钕溶液滴加到烧杯中,用1mol/L醋酸铵溶液调节其pH到4.8,过滤,在5-8℃的冰箱中静置一天,得到红色晶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溶液法低温合成TM/Nd-多酸功能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Ni/Nd-多酸化合物的制备制备过程为:将0.0707g氧化钕溶解在HNO3和H2O的体积比为1:100的混合溶液中,稍加热促其溶解;称取0.6179g钼酸铵和0.1454g硝酸镍于25ml烧杯中,加入10ml H2O,再将预先处理的硝酸钕溶液滴加到烧杯中,用1mol/L醋酸铵溶液调节其pH到4.8,过滤,在5-8℃的冰箱中静置一天,得到淡蓝色晶体。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溶液法低温合成TM/Nd-多酸功能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Cu/Nd-多酸化合物的制备制备过程为:将0.0707g氧化钕溶解在HNO3和H2O的体积比为1:100的混合溶液中,稍加热促其溶解;称取0.6179g钼酸铵和0.1208g硝酸铜于25ml烧杯中,加入10ml H2O,再将预先处理的硝酸钕溶液滴加到烧杯中,用1mol/L醋酸铵溶液调节其pH到4.8,过滤,在5-8℃的冰箱中静置一天,得到淡蓝色晶体。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溶液法低温合成TM/Nd-多酸功能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未掺杂和掺杂的产品后处理均为三次以上的去离子水洗涤及过滤,过滤洗涤后的废液均为无色澄清的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64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