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介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1543.5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4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房德仁;姜雪梅;张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2/00 | 分类号: | B01J32/00;B01J23/75;B01J35/10;B01J23/80;C07C29/156;C07C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26400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催化剂 | ||
1.一种介孔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CuO 1%~20%、CoO 1%~20%和ZrO2 60%~98%。
2.一种介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铜的可溶性盐类、钴的可溶性盐类以及锆的可溶性盐类一起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A溶液;再将模板剂在另一个容器中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B溶液;然后将A溶液加入到B溶液中,并不断搅拌至充分混合,得到一种均匀的混合溶液;
其中,所述铜的可溶性盐类、钴的可溶性盐类以及锆的可溶性盐类的总的可溶性盐类的重量份数与去离子水的重量份数比为1: 5~10;所述模板剂与去离子水的重量份数比为1:50~100;
2)用碱性溶液调整上述混合溶液的pH值,再继续搅拌0.5~1小时,使所述混合溶液进行合成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絮状物并将其取出;
3)将取出的絮状物进行水洗、过滤,得到滤饼,再将所述滤饼进行干燥、焙烧,即得所述介孔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铜的可溶性盐类、钴的可溶性盐类以及锆的可溶性盐类均为硝酸盐、硫酸盐、氯化物或醋酸盐,且锆的可溶性盐类还包括锆的烷氧基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模板剂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pH值为6~1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合成反应的温度为5℃~200℃,时间为2~720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滤饼在10℃~200℃的温度下进行干燥;干燥后的滤饼在250℃~650℃的温度下焙烧2~100小时。
8.一种合成低碳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介孔材料作为载体,采用沉积沉淀法将Cu、Co和Zn沉积在所述载体表面上,形成合成低碳醇催化剂母体,将所述母体再依次经过水洗、干燥、造粒、焙烧、成型,即得所述合成低碳醇催化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沉淀法为用碱性水溶液将Cu的可溶性盐、Co的可溶性盐及Zn的可溶性盐沉积在所述介孔材料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溶液为NaOH、NaHCO3、Na2CO3、KOH、KHCO3或K2CO3中的任意一种。
1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合成低碳醇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CuO 20%~70%,CoO 15%~70%,ZnO 4%~30%,ZrO2含量为5%~55%,MXO 0.2~5%,其中,所述M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大学,未经烟台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154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