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轨底宽通长波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0808.X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1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陶功明;赵云;文本超;杨伟;林刚;周方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16 | 分类号: | B21B37/1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孙恩源 |
地址: | 61706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轨 底宽通长 波动 控制 方法 | ||
1.钢轨底宽通长波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I、根据常规轧制生产获取需轧制钢轨在正常轧制情况下的底宽检测曲线,得出底宽通长波动异常部分在钢轨上的分布长度l和在分布长度l上底宽波动的平均偏差k;
II、根据底宽波动的平均偏差k确定钢轨断面上的补偿部位,并确定与补偿部位相应的轧制部位的辊缝补偿值K;
III、根据补偿部位选择轧制相应部位的轧机作为补偿轧机,根据辊缝补偿值K选择n个道次作为补偿道次,将辊缝补偿值K分配至各补偿道次,并且,越靠近成品孔道次,单个补偿道次上的辊缝补偿量Kn的绝对值越小n为补偿道次的数量,n为正整数,K1+……+Kn=K;
IV、根据底宽通长波动异常部分在钢轨上的分布长度l确定出需补偿长度L;
V、在轧制钢轨时,在钢轨需补偿长度L上根据辊缝补偿量Kn确定补偿轧机上轧制部位的辊缝S=s-Kn,其中s为正常轧制时的正常辊缝;当达到需补偿长度L后,所述辊缝S回复到正常轧制时的正常辊缝s。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底宽通长波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II中,如果底宽波动的平均偏差k满足|k|>0.3mm,则在底宽部位直接进行补偿;如果底宽波动的平均偏差k满足|k|≤0.3mm,则在底宽部位或轨底厚度部位或腰厚部位进行补偿,相应的辊缝补偿值K采用下式确定:
以底宽部位为补偿部位时,当k<0时,辊缝补偿值K=k×b+c,当k≥0时,辊缝补偿值K=k×b-c;
以轨底厚度部位为补偿部位时,辊缝补偿值K=-k×b÷b1,
以腰厚部位为补偿部位时,辊缝补偿值K=k×b÷b2;
辊缝补偿值K的各计算式中,
K——辊缝补偿值,单位mm;
k——在分布长度l上底宽波动的平均偏差,简称底宽波动的平均偏差,单位mm;
b——热收缩系数,为根据轧制钢种的轧制经验确定的无量纲常数,b∈[1.012,1.014];
c——底宽尺寸在后续轧制道次中的展宽量,单位mm,根据正常轧制的轧制工艺确定,后续轧制道次指补偿道次之后(不包括补偿道次)至轧制完成的那些轧制道次;
b1——轨底厚度部位的展宽系数,为根据轧制钢种的轧制经验确定的无量纲常数,b1∈[0.2,0.3];
b2——腰厚部位的拉缩系数,为根据轧制钢种的轧制经验确定的无量纲常数,b2∈[0.05,0.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底宽通长波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III中,当辊缝补偿值K满足|K|>1mm时,则将辊缝补偿值K分配在至少两个补偿道次上,使得单个补偿道次上的辊缝补偿量Kn满足|Kn|≤1mm;当辊缝补偿值K满足|K|≤1mm时,则只在一个轧制道次上完成辊缝的补偿。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钢轨底宽通长波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IV中,需补偿长度L按照下式进行确定,L=l÷a×b,式中:
L——待轧制钢轨实际需补偿长度,单位m;
l——正常轧制时底宽通长波动异常部分在钢轨上的分布长度,简称分布长度,单位m;
a——延伸系数,与钢轨轧制过程中各道次的变形量有关,设补偿道次为由开坯指向成品孔的倒数第j道次,则a=a1×a2×a3×…×aj,式中,aj为倒数第j道次的延伸系数,为根据轧制经验确定的无量纲常数;
b——热收缩系数,为根据轧制钢种的轧制经验确定的无量纲常数,b∈[1.012,1.014]。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钢轨底宽通长波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III中,补偿轧机为精轧机和/或精轧机之前的轧机。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钢轨底宽通长波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V后进行以下步骤:VI、检测成品钢轨补偿段至正常轧制段之间过渡区域底宽(F)的突变情况。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钢轨底宽通长波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布长度l和需补偿长度L均从钢轨指向轧机的端头开始连续计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轨底宽通长波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补偿长度L≥2m。
9.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钢轨底宽通长波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轧件各部位轧制力进行AGC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080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络撑齿磨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吸附氨氮的脱氮滤料及其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