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气象条件冬小麦杂交后代一年加代3-4代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0601.2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7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栋;毕建杰;宋莹;毕明;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毕建杰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7/06;A01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气象条件 冬小麦 杂交 后代 一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育种方法,尤其是作物育种学与农业气象相结合的领域,并涉及作物栽培学。
背景技术
冬小麦杂交育种是国内外公认的广泛应用且卓有成效的一种育种途径,冬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但在一般情况下,自然异交率在1-8%,即同一个品种在种植过程中大部分是自花授粉,只有1-8%的比例异花授粉,异花授粉会产生变异,再会产生杂种优势。为了获得小麦的杂种优势,需要将其中的一个小麦亲本(A)的花粉去掉(去雄)与另一个小麦亲本(B)杂交,其杂交组合用母本交父本表示,即A/B(或A×B)。当年获得的小麦杂交种子为杂种当代,用F1表示。第2年再将F1的种子种下去,产生的种子为杂种2代,即F2,第3年产生种子F3,第4年产生种子F4……第9年产生的种子F9。每年都需要从杂交后代中选择优良的材料,以保持杂种优势的同时保证品种的优良。如果各代均选择正确的话,至F9代一般会选育出相当稳定并可在大田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小麦新品种,这个过程大约需要8-10年的时间。目前国内外用于小麦生产的冬小麦品种绝大多数都是运用这种方法育成的。
这种育种方法存在不足,一是育种时间长,二是科研经费投入较大;三是多年种植会人为产生品种混杂,为了克服这些缺陷,大多数南下海南岛冬季加代一次和当地温室加代一次,这往往成本较高且加代的次数少,而且在寒冷的北方这种加代方式有一定的技术因而并不能得到顺利实施。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育种周期,同时为了降低科研经费投入,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利用气象条件,在北方进行冬小麦一年半内杂交4代的方法,这样就可缩短育种年限5--6年,一般2--3年就可以选育出大面积推广的小麦新品种,提高育种效率3倍以上,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育种方法详细步骤如下:
第一步:利用杂种当代F0育种收获杂种1代F1
将6月份正常收获的A/B的杂种当代F0种子,先打破休眠处理,然后在温度5℃左右的条件下进行春化处理25-30天,在室内温度25-28℃条件下缓苗1-2天,至7月上中旬移栽到田间,用遮阳网1-2层遮荫,按照正常程序管理,9月10-15日成熟,收获得到种子F1;
上述打破休眠处理采用的方法是:将F0种子用纱布包好,用体积百分比浓度为1%的H2O2室温浸泡种子10-15h,然后放在3-5℃的冷藏箱中20-24h,之后打开纱布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包好;
第二步:在室外自然条件下盆栽种子F1
将第一步获得的种子F1先打破休眠处理,然后在10月15日至10月20日期间,按梅花状点播到装满土的瓷盆中,密度65-80株/m2,在室外自然条件下生长;要求瓷盆口径大于50cm、高大于40cm;土壤组成为棕壤土加有机肥、氮、磷、钾复合肥,肥力条件达到适合冬小麦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上述打破休眠处理采用的方法是:将收获的种子F1用纱布包好,用体积百分比浓度为1%H2O2浸泡10-15h、并放在3-5℃冷藏箱中保存15h,然后取出种子并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再用纱布包好放在3-5℃冷藏箱中20-25天左右,最后将种子取出,在室温25℃晾晒1-2天;
上述肥力条件具体为:每kg棕壤土中含有机质18g,速效N90mg/kg以上,速效P46mg/kg以上,速效K80mg/kg以上;
第三步:利用盆栽的种子F1育种获取种子F2代
在10月底至11月初,将盆栽小麦搬入温室内,控制温室条件,使种子F1快速生长,在来年2月10-20日成熟,收获得到种子F2代;
温室条件控制过程为:开始的两周内温室内的白天温度不要超过25℃,夜间温度不低于15℃,进行初步适应过程的训练;两周后再正常训练20-25天,要求白天上午温度保持28-30℃,中午温度不超过33-35℃,晚上温度保持20-22℃,并在下午6点至次日早晨6点50,进行光照处理12小时以上,光照强度达到双管两只40瓦白炽灯的光照强度;
为避免温室浇水时水温低对麦苗产生冻害,要事先将自来水放到温室中的水缸里,增温后再浇。
第四步:利用F2代小麦种子育种获取种子F3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毕建杰,未经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毕建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06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牧草种植槽及其应用方法
- 下一篇:甘草微段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