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莱克多巴胺分子印迹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8167.4 | 申请日: | 201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0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挺;吴银良;吕燕;叶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0/286 | 分类号: | B01J20/286;B01J20/30;G01N1/34;G01N1/40;G01N30/0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景丰强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巴胺 分子 印迹 材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莱克多巴胺分子印迹材料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莱克多巴胺分子印迹材料的应用。
背景技术
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Rac)是苯乙醇胺类β-受体激动剂,在养殖中能够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和胴体瘦肉率,美国将其批准为饲料添加剂使用。但莱克多巴胺代谢物易在体内畜积,过量情况下会对人体造成肌肉震颤、心动过速、心率失常、晕眩等毒副作用,我国农业部以[农牧发(1997)3号文]严令禁止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等β-受体激动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违法使用莱克多巴胺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因此,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对其监测工作十分重要。测定莱克多巴胺残留检测的前处理多使用液液分配或固相萃取方法,耗时繁琐,基质影响大。而免疫亲和净化技术的应用虽然解决了特异性问题,但生物抗体制备耗时长,保存时间短,批次之间差异大,无法大量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的应用。近年来,分子印迹(MIP)材料以其制备简单、化学惰性、成本低廉等优点而在药物残留分析中倍受关注。
利用分子印迹(MIP)材料特异性识别克仑特罗的已有少量专利和文献报道,如黄怡等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莱克多巴胺》(色谱,2012.1)报道了以莱克多巴胺为模板分子,采用本体聚合法合成了莱克多巴胺分子印迹物。本体聚合法是将模板分子克仑特罗和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在致孔剂乙腈或氯仿中,相互作用平衡后,以加热的方式引发交联聚合反应得到固体聚合物,将形成的块状聚合物研磨成一定大小的无定形颗粒,经筛选、洗脱模板分子后在聚合物中便留下与模板分子空间结构与作用位点互补的空穴,得到印迹聚合物微粒,该微粒材料对模板分子具有一定的识别功能。本体聚合法是目前应用最广、制备印迹聚合物最成熟和最通用的方法,显著的优点是制备过程相对简单,聚合体系控制方便,但存在模板分子包埋过深、难以洗脱、模板渗漏、形状不规则和机械性能低等缺点,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实际样品中的应用。
现有技术中也有文献公开,如申请号为200810153837.4《一种富集痕量莱克多巴胺的高分子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公开号为CN101747513A)公开了制备一种莱克多巴胺分子印迹物的方法,根据上述申请的申请人在国外发表的论文《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ractopamine in pork using SPE followed by HPLC with fluorescence detection》(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2009.9)可知,采用表面印迹法制备的分子印迹物对于莱克多巴胺的吸附量为1.99mg/g,吸附量较小,有待进一步提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特异识别性强、结合性好、吸附量高的莱克多巴胺分子印迹材料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莱克多巴胺分子印迹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硅胶的活化,称取硅胶,用体积百分比为10%~20%酸的水溶液进行回流活化;
②硅胶双键键合,活化后硅胶与含双键的硅烷偶联剂加热后进行反应;
③硅胶表面化学接枝,将硅胶置于聚乙烯亚胺水溶液中加热反应,得到吸附材料;
④产物制得,将吸附材料加到500~1000mg/L的莱克多巴胺水溶液中,调节体系pH值至碱性,加入交联剂,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洗去模板分子莱克多巴胺,干燥,即得莱克多巴胺表面分子印迹材料。
作为选优,步骤①中的硅胶粒径范围在5~120μm之间。
作为选优,步骤①中的酸为甲烷磺酸或盐酸。
作为选优,步骤②中的含双键的硅烷偶联剂为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γ-溴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作为选优,步骤③中的聚乙烯亚胺分子量范围为10000-70000。
作为选优,步骤③中的聚乙烯亚胺水溶液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0%。
作为选优,步骤④中的交联剂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或1,6-二氯己烷。
作为选优,步骤④中的碱性满足pH为8~10之间。
作为选优,步骤②中加热温度为80~90℃,步骤③中加热温度为80~90℃,步骤④中的加热温度为50~80℃。
莱克多巴胺表面分子印迹材料的应用领域包括以下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81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