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型镍基甲醇裂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7557.X | 申请日: | 201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0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贤;庆绍军;郗宏娟;侯晓宁;赵金珍;谷传涛;李光俊;李林东;胡蕴青;董凌曜;王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3/755 | 分类号: | B01J23/755;B01J23/80;C01B3/2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刘宝贤 |
地址: | 03000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型镍基 甲醇 裂解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甲醇裂解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载型镍基甲醇裂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背景
甲醇裂解产物为H2和CO的混合气,通过分离可得高纯度的H2和CO,这两种气体在化工行业有着广泛的用途。然而甲醇裂解的同时常伴随一些其它副反应,无疑增加了后续的分离负荷。因此开发的催化剂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文献调研结果显示,目前用于甲醇裂解反应的催化剂包括贵金属和非贵金属两大体系,贵金属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活性和稳定性,但因其价格昂贵而限制了其发展。非贵金属体系催化剂研究较为广泛,如铜系、镍系、铬系等,其中以铜系催化剂研究甚多,如Cu/ZnO、Cu/Zn/Ni、Cu/Zn/Mn等,但铜系催化剂存在一个公认的不足,即易烧结失活,稳定性差。
与铜系催化剂相比,镍系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镍系催化剂低温下活性低,选择性较差,有较多的甲烷副产物,且在反应前需用氢气进行预还原处理。此体系催化剂研究甚多,其中Ni/SiO2是一类常见的催化剂,其开始活性较高,但反应过程中下降较快,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Ni/SiO2催化剂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改性的Ni/SiO2甲醇裂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此催化剂在预处理过程中无需氢气预还原处理,具有高活性、选择性好和稳定性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催化剂质量分数组成为:
NiO=8.0%-15.0%、MxOy=2.0%-8.0%、SiO2=77%-90%
MxOy为CuO、ZnO或Fe2O3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如下:
以SiO2作为载体,Ni和助剂的硝酸盐水溶液为浸渍液,根据催化剂配方,将镍和助剂的硝酸盐溶液通过等体积法浸渍至SiO2上,经100-120℃干燥12-15h,在空气或氮气气氛下,500℃-650℃,焙烧4-6h后,得成品催化剂。
所得催化剂,无需氢气预还原处理,可直接用于催化甲醇裂解反应。反应的工艺条件为320℃-450℃、质量空速0.1-3.0h-1、0.01-1.5MPa。
如上所述的反应条件最好为350℃-420℃、质量空速0.1-2.0h-1、0.01-1.0MPa;
本发明催化剂采用如下的方法进行测试:催化剂的性能评价在连续流动的固定床上进行,催化剂装载量为3.0g,进料采用SZB-2双柱塞微量泵。催化剂评价前,在氮气气氛下(氮气速率为30ml/min),直接升温至反应温度,温度达到后,停氮气,开始进料反应,原料为工业甲醇,经预热后进入反应器内反应。反应进行20-24h后取气相和液相产物分析,产物采用两台分别配有Porapak T柱、TDX-01柱及热导池检测器的气相色谱进行分析,获得转化率和选择性。
本发明的催化剂与现有的同系列催化剂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催化剂采用简单的浸渍法制备,方法简单;
2、催化剂无需氢气预还原处理,可直接应用于催化甲醇裂解反应;
3、催化剂对甲醇裂解具有高的活性和选择性,且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甲醇转化率、H2+CO选择性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75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