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肥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7498.6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4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何钢;王薇薇;王琼;詹鹏;乔中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1B13/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袁靖 |
地址: | 4100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及其 制备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林用的新型氧肥及其制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缓释性好、生物利用率高、能够给水淹植物等长时间提供氧气的新型氧肥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洪水灾害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中国是洪水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国家之一,大规模的水灾往往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据统计据我国平均每年造成林业受灾面达19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约275亿元。中国权威部门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1998年中国大洪水共使二十九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据统计,林业受灾面积达2219万公顷,成灾面积1378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551亿元。植物长时间被水淹没造成地下部分缺氧,在无氧条件下,植物无法维持重要的生命代谢,如营养物和水分吸收以及根系的正常发育功能。根的呼吸作用减弱,新陈代谢能力下降,造成叶片发黄死亡。浸水的部分因为没有足够的氧气(大于5%的氧含量)而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乙醇,乙醇具有毒性而造成根部的糜烂,导致植物死亡。当前试图解决缺氧的影响仍没有成功。例如,为了尽量减少作物产量和经济作物产量在缺氧下造成的损失,生物学家和农业科学家们已尝试发展抗缺氧基因的农作物新品种。遗憾的是,耐涝农作物的基因工程和分子实验仍在进行中,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不会减轻组织缺氧/缺氧症的问题。另一种尝试是解决缺氧涉及农业培养的措施规划。例如,农艺排水措施的实施有于提高涝农田和湿地性能。然而,这项措施不能有效的解决出现水浸或其他意外的自然条件导致而发生的植物缺氧。
氧肥是氧气肥料的简称,供氧物为过氧化物,通常为过氧化钙,干燥情况下比较稳定。现有的氧肥主要是过氧化钙的直接施用,它主要用于小范围的农业种植(如种子生长发芽),水产养殖,食品保鲜等的一些微量施用,而且由于过氧化钙遇水释放氧气,使水溶液pH值达12-13甚至更高,直接施用会严重影响土壤pH,促使土壤胶状板结和盐绩化严重,腐蚀植物的根部,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另外,过氧化钙的直接施用不能起到一个缓控和长时间地释放氧气的作用,缓释效果不是非常好,保肥性能不理想,实际应用过程中难以掌握方 法,不能合理均匀分布,不适宜大范围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过氧化钙氧肥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供氧时间更长,缓释效果更佳,环境友好型的,能为水淹植物长时间提供氧气,使其恢复正常生长状态的新型氧气肥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此新型氧肥成本合理,效果较好,环境友好。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氧肥:以过氧化钙、过氧化钠、过氧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作为核;以掺杂有海藻酸钠作为粘合剂的纳米壳聚糖作为外包膜;所述的外包膜外层再包裹石蜡作为调理剂,形成的缓释氧肥。
所述的核占氧肥重量的70-75%,优选75%;外包膜占氧肥重量的20-25%,优选22%;调理剂占氧肥重量的3-10%,优选3%;氧肥颗粒的粒径大小为3-10mm。
所述的纳米壳聚糖粒径不超过300nm。
所述的纳米壳聚糖的制备过程如下:称取壳聚糖粉末,室温下溶于冰醋酸溶液,用氢氧化钠调pH为5-6,微孔滤膜过滤,备用;三聚磷酸钠溶于超纯水,用盐酸pH调为8-9,微孔滤膜过滤;搅拌状态下将三聚磷酸钠溶液滴入壳聚糖溶液中,溶液经过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交联成纳米微粒,得到的是纳米壳聚糖的悬浮液。
所述的壳聚糖溶液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三聚磷酸钠溶液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壳聚糖/三聚磷酸钠质量比=5/1-9/1(优选6/1)、冰醋酸溶液浓度为0.1mol/L,壳聚糖溶液浓度1.0-2.5g/L(优选1.0g/L)、三聚磷酸钠溶液浓度0.8-1.8%(优选1.5%)、三聚磷酸钠溶液滴加的速度为20-35d/min(优选30d/min)、交联时间为60-85min(优选80min);搅拌速度为750-1000r/min(优选950r/min)、温度为25-27℃;所制得的纳米壳聚糖的粒径在300nm范围内。
所述的氧肥的制备方法是在混合器中以过氧化钙、过氧化钠、过氧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作为核材料,不断加入粘合剂溶液,以及纳米壳聚糖悬浮液作为外包膜材料,混合造粒,整个混合造粒过程温度控制在70-80℃,干燥后,再用石蜡对干燥后的颗粒进行包裹,即得。
选用海藻酸钠作为粘合剂时,首先将10g海藻酸钠溶于500ml的蒸馏水中,60-70℃恒温加热,充分搅拌,加入硼酸,以加速其溶解的速度,冷却,纳米壳聚糖悬浮液与海藻酸钠溶液按照总体积比2∶1-3∶1加入混合造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74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能发动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惯性测量单元的相对变形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