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二轮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5508.2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3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山口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29/02 | 分类号: | F02D29/02;F02D4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吕林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 二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止车轮打滑的打滑防止装置的机动二轮车的改良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具有防止车轮打滑的打滑防止装置的机动二轮车的改良技术,提出了各种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2))。
如专利文献1的图2所示那样,在内燃机(18)(带括弧的数字表示记载于专利文献1的附图标记。以下相同)的进气通道(30)上设置主节气门(36)和副节气门(42)。
该方案为能够进行待机控制的技术,该待机控制对车轮的打滑进行预测,在实际的打滑发生前将副节气门(42)关闭到规定的开度。
按照待机控制,具有在实际上发生了打滑的场合能够迅速地采取打滑防止对策的优点。
借助于上述待机控制迅速地实施打滑防止控制,使得驾驶者突然认识到打滑防止控制。打滑防止控制为使发动机的输出减小的控制,所以,尽管驾驶上没有问题,但事先让驾驶者认识到打滑防止控制开始这一情况,从而有希望提高打滑防止控制的方便性。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30576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实际的打滑防止控制进行之前预先将打滑信息通知驾驶者从而使其确认行走状态的技术。
第1技术方案的发明的机动二轮车具有打滑防止装置,该打滑防止装置进行打滑防止控制,并且具有通知单元,该打滑防止控制在加速时检测前轮速度和后轮速度,根据上述前轮速度与上述后轮速度的速度差运算滑移率,在该滑移率超过了第一阈值的场合或预测该滑移率将要超过第一阈值的场合,关闭节气门、降低发动机输出,从而防止车轮打滑,该通知单元将正实施打滑防止控制这一情况通知驾驶者;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通知单元之外还具有预告单元,设定比上述第一阈值小的第二阈值,当上述滑移率成为了上述第二阈值以上的值时或预测上述滑移率将要成为上述第二阈值以上的值时,该预告单元将上述滑移率成为上述第二阈值以上的值这一情况通知驾驶者。
第2技术方案的发明的特征在于:预告单元为内装在驾驶者握住的油门转把中的振动发生器。
第3技术方案的发明的特征在于:预告单元为对连接驾驶者握住的油门转把与节气门的节气门拉索施加振动的振动发生器。
第4技术方案的发明的特征在于:预告单元为排气门脉动开闭控制部、旋流(日文:スワ一ル)阀脉动开闭控制部以及EGR阀脉动开闭控制部中的至少1个,该排气门脉动开闭控制部使设于排气系的排气门脉动地开闭;该旋流阀脉动开闭控制部设于进气系,使对在发动机燃烧室中的进气流动进行控制的旋流控制阀脉动地开闭;该EGR阀脉动开闭控制部使设于废气再循环系的EGR阀脉动地开闭。
第5技术方案的发明的特征在于:预告单元为使上述节气门脉动地开闭的节气门脉动开闭控制部。
第6技术方案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节气门脉动开闭控制部中实施的脉动波的周期根据发动机爆发周期决定。
在第1技术方案的发明中,在实际的打滑发生之前,由预告单元使驾驶者认识到打滑发生的可能性。根据该认识,驾驶者能够采取使油门转把返回等对策。
在第2技术方案的发明中,用振动发生器使油门转把振动,从而将信息传递到驾驶者。振动发生器小型、廉价,容易获得。
在第3技术方案的发明中,通过使节气门拉索振动,间接地使油门转把振动。油门转把的结构能够简化。
在第4技术方案的发明中,预告单元为排气门脉动开闭控制部、旋流阀脉动开闭控制部、以及EGR阀脉动开闭控制部中的至少1个。通过使排气门、旋流控制阀、或EGR阀脉动地开闭,改变发动机振动,向驾驶者传递打滑信息。在排气门、旋流控制阀、或EGR阀已装入机动二轮车中的场合,只要在阀控制部追加脉动开闭控制部即可,能够抑制成本上升。
在第5技术方案的发明中,预告单元为使节气门脉动地开闭的节气门脉动开闭控制部。节气门必然包含在机动二轮车中。只要在阀控制部追加脉动开闭控制部即可,能够抑制成本上升。
在第6技术方案的发明中,在节气门脉动开闭控制部中实施的脉动波的周期根据发动机爆发周期决定。能够容易地提高发动机声、发动机脉动,能够以良好的效率使驾驶者认识到打滑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要部的原理图。
图2为说明加速判定的曲线图。
图3为说明第一阈值及第二阈值的相关关系的曲线图。
图4为本发明的预告单元的控制流程图。
图5为表示图表1的一例的图。
图6为表示图表2的一例的图。
图7为波动波的说明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55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基板之制程与所应用的接着剂
- 下一篇:打入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