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de Boor算法的NURBS曲线自适应插补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5422.X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8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南余荣;吴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097 | 分类号: | G05B19/4097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de boor 算法 nurbs 曲线 自适应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de Boor算法的NURBS曲线自适应插补控制方法,上位机计算出插补点,把计算出的坐标值列表传给下位机,下位机把坐标值转换成相应脉冲数,并发出脉冲到电机驱动器,控制电机转动并驱动机械结构动作;
其特征在于:所述NURBS曲线自适应插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设定给出曲线定义域内一参数值欲计算该B样条曲线上对应一点p(u),采用德布尔算法的递推公式:
规定
对k次NURBS曲线p(u),令
p(u)=c(u)/w(u)(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de Boor算法的NURBS曲线自适应插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限定的弓高误差对插补的进给速度实行自适应调节,具体过程如下:根据式(19)求出空间NURBS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曲率ki,进而求得曲率半径ρi=1/ki;
其中,P(ui)和P(ui+1)分别是近似圆弧上u=ui和u=ui+1处的插补点;C(ui)和C(ui+1)分别是NURBS曲线上u=ui和u=ui+1处的插补点,由于C(ui)=C(ui+1),令Li=||P(ui+1)-P(ui)||,则进给速度V(ui)近似地表示为
弓高误差ER是等效弦长与实际样条曲线的偏差,表示为
如果限定弓高误差ER的大小,则相应的进给速度V(ui)为
通常情况下,ρi>>ER,所以式(22)中V(ui)的结果是一个实数值
式(22)表明进给速度V(ui)应随ER和ρi的变化自适应的调整,调整规则如下:
其中,F是进给速度指令值,如果空间曲线上当前点的曲率半径足够小,则弓高误差可能超过限定值,这时插补算法将进给速度由F减小到以满足限定的弓高误差ER的要求;否则以给定的进给速度F继续进行插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542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