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051091.2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9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孙俊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辽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12;C08L27/06;C08L25/06;C08L55/02;C08L97/02;C08K5/098;C08K3/26;C08K3/34;B29C47/9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12410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涉及一种木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自然资源也在不断减少,环境危机日益严重。资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困扰人类,废旧塑料垃圾由于各种塑料制品产量和用量的不断加大而遍布全球,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同时人类对木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木材资源日益减少,迫使人类清醒认识和看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木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木塑材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热塑性塑料 40~70份,
植物纤维 20~40份,
偶联剂 1~3份,
润滑稳定剂 0.5~2份,
无机填充物 7.5~20份。
所述的热塑性塑料选自废弃的聚乙烯(PE)、废弃的聚丙烯(PP)、废弃的聚苯乙烯(PS)或废弃的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BS)。
所述的植物纤维为木粉、秸秆、竹片、稻糠、棉花硬壳或玉米芯。
所述的偶联剂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或乙烯基三氯硅烷。
所述的润滑稳定剂为硬脂酸锌、硬脂酸钡或硬脂酸铝。
所述的无机填充物是碳酸钙、高岭土、滑石粉或重晶石粉。
一种上述木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首先将植物纤维粉碎成60-100目的粉料,在120℃~150℃下加热干燥2~8小时,冷却降温至20~50℃,加入偶联剂再升温至120℃~140℃进行表面改性;
(2)选取废热塑性塑料,进行清洗,然后在100℃~120℃下干燥4~8小时,再进行造粒;
(3)将步骤(1)经改性的植物纤维粉料和步骤(2)的热塑性塑料的粒料共混,加入润滑稳定剂、无机填充物,在高混机中混合均匀,混合温度为25℃~40℃,混合时间为100s~300s,混合好后再在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得到木塑材料。
所述的步骤(3)中挤出造粒温度是:1区145~190℃,2区160~200℃,3区170~205℃,4区190~215℃,5区200~230℃,6区210~240℃,模头区240~250℃。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木塑材料与传统的木材加工和塑料加工相比具有显著的技术特点,使用木粉或其他植物纤维高份额填充热塑性树脂,同时添加部分增粘和改性剂,经造粒后加工成各种木塑制品,除具有木材制品的特点外,还具有强度高,防腐,防虫,防湿,使用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的优点。
塑木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其用途非常广泛。可应用在公园、球场、街道等场合,特别适合露天桌椅,建筑材料、吊顶、屋顶、高速公路噪音隔板等;市政交通方面标记牌,广告牌、格栅板,汽车装饰材料等,包装材料、托盘和底盘;家庭围墙、地板、防潮隔板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中木塑材料的生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塑材料及其制作方法,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废弃的聚丙烯(PP)70份,木粉20份,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2份,硬脂酸锌0.5份,碳酸钙7.5份;
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如图1所示):
(1)首先将木纤维粉碎成60目的木粉,在120℃左右下加热烘干2小时,然后降温到50℃,再加入偶联剂再升温至120℃进行表面改性。
(2)选取废聚丙烯塑料,进行清洗,100℃烘干4小时,再进行造粒。
(3)将步骤(1)的经改性后的木粉和步骤(2)的聚丙烯粒料共混,加入润滑稳定剂、无机填充物,在高混机中混合均匀,混合温度为25℃,混合时间为100s,混合好后再在挤出机中挤出造粒,成为新的木塑再生料。挤出造粒温度如下表1: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辽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辽宁辽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10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