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b-Ni-Co三元非晶合金条带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0701.7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4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姚可夫;丁红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45/10 | 分类号: | C22C45/10;B22D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张良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nb ni co 三元 合金 条带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Nb基非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一种Nb-Ni-Co三元非晶合金条带及其制备方法,该Nb-Ni-Co三元非晶合金条带具有高的热稳定性、高的晶化温度和高的硬度。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具有优异性能的结构/功能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非晶合金材料因其高强度,高硬度,耐腐蚀、耐磨损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经过不断探索,已有众多非晶合金材料体系被开发出来,包括Zr基、Pd基、Fe基、Mg基、Ti基、Ni基、Cu基等等。目前已可制备出非晶合金粉末、非晶合金条带和块体非晶合金等多种形态的非晶合金材料。然而迄今为止,Nb基非晶合金却少有报道,见于报道的多为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的非晶合金粉末。上世纪70年代,Giessen等报导Ni-Nb合金在Ni含量为40%~66%原子百分比时可以制备出非晶合金条带,但没有说明其具体用途。2010年Georgarakis等人报导了二元Nb-Si非晶合金条带,但对制备条件的要求极为苛刻,只有当辊轮转速达到64m/s才能制备出完全非晶态的条带。因此,开发新的合金成分对制备Nb基非晶合金十分重要。
Nb是一种高熔点的元素,其熔点高达2477℃,相应地Nb基合金熔点高,因而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具备在高温下使用的潜质;Nb元素具有非常高的氢渗透率,其氢渗透系数比常用的Pd及其合金高出两个数量级,而价格便宜很多;已有的研究表明,非晶合金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而具有良好的透氢能力,部分合金体系的性能已达到甚至超过现有的Pd及其合金。因此,Nb基非晶合金材料具有在氢渗透方面应用的广阔前景。
针对Nb基合金熔点高,非晶形成能力较差等特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b-Ni-Co三元非晶合金条带的成分及其制备方法,并指出了制备准备该非晶合金条带的参数范围及条带的性能参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Nb-Ni-Co三元非晶合金条带,该Nb-Ni-Co三元非晶合金条带具有高的热稳定性、高的晶化温度和高的硬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Nb-Ni-Co三元非晶合金条带,所述Nb-Ni-Co三元非晶合金条带的化学组成为NbaNibCoc;其中,a、b和c表示各元素的原子百分数,取值范围分别为42≤a≤58.9,6≤b≤42,11.7≤c≤35.1,且a+b+c=100。
进一步:所述Nb-Ni-Co三元非晶合金条带的起始晶化温度为600℃以上。
进一步:所述Nb-Ni-Co三元非晶合金条带的宽度为1~10mm,厚度为20~50μm。
本发明所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Nb-Ni-Co三元非晶合金条带的制备方法,以制备得到Nb-Ni-Co三元非晶合金条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Nb-Ni-Co三元非晶合金条带的制备方法,包括:
按照NbaNibCoc的配比进行配料,得到Nb-Ni-Co三元非晶合金原料;
在真空电弧炉中将所述Nb-Ni-Co三元非晶合金原料反复熔炼制成母合金;
在真空条件下,将所述母合金置于感应炉中熔化,得到母合金熔料;
将所述母合金熔料喷射到高速旋转的铜辊轮表面快速冷却,得到所述Nb-Ni-Co三元非晶合金条带;
其中,a、b和c表示各元素的原子百分数,取值范围分别为42≤a≤58.9,6≤b≤42,11.7≤c≤35.1,且a+b+c=100。
进一步:制备的所述Nb-Ni-Co三元非晶合金条带的化学组成为NbaNibCoc;其中,a、b和c表示各元素的原子百分数,取值范围分别为42≤a≤58.9,6≤b≤42,11.7≤c≤35.1,且a+b+c=100。
进一步:所述铜辊轮表面的线速度为20.0~40.0m/s。
进一步:所述铜辊轮表面的线速度为23.0、26.2、29.3或者34.6m/s。
进一步:所述感应炉中设置有快速凝固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如下:
1、根据本发明Nb-Ni-Co三元非晶合金的配比,本发明可以制备一种Nb基三元非晶合金条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07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