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相流装配式密闭聚结除油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210049809.4 | 申请日: | 201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5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丁慧;高金庆;徐松林;李毅;栾希炜;呙如地;姚明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胜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赛瑞石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C02F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相 装配式 密闭 聚结 装置 | ||
1.一种适用于油田常规污水和低含聚污水处理的多相流装配式密闭聚结除油装置,主要由罐体、配水腔、聚结段、分离段、整流段、集水腔、冲泥系统、排泥系统、收油系统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罐体的左侧椭圆形封头中心处设进水管,进水管与多相流装配式密闭聚结除油装置以外的来水管线相连;在罐体右侧或椭圆形封头中心处设出水管,出水管与多相流装配式密闭聚结除油装置以外的外输水管线相连;在靠近进水管一侧的罐体内,设有配水腔;在配水腔向后逐序设有一级聚结段、二级聚结段、三级聚结段、分离段、整流段、集水腔,整流段和集水腔通过挡板隔开,挡板焊接在罐体上;在罐体下部的二级聚结段、三级聚结段和分离段的下面各设有一组冲泥盘管,冲泥盘管通过冲泥管与多相流装配式密闭聚结除油装置外的冲泥泵相连;在罐体底部设有四个集泥斗,集泥斗收集的污泥通过排泥管与多相流装配式密闭聚结除油装置外的污泥收集系统相连;在罐体的顶部设有三个收油口和三个填料口,油、气可同时排出,收油口收集的污油通过收油管与多相流装配式密闭聚结除油装置外的污油收集系统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流装配式密闭聚结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管深入罐体后采用回转折流式结构,进水管的出口朝向椭圆形封头一侧,出水进入配水腔,配水腔与一级聚结段相连;出水管与集水腔相连,在集水腔一侧的出水管末端设有集水喇叭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流装配式密闭聚结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聚结段均设有水平波折流聚结板填料,聚结填料采用装配式结构,便于拆卸、检修;每个聚结段的聚结填料的高度一致,一级聚结段和二级聚结段填料宽度相同,三级聚结段填料宽度比一级、二级段填料宽度更宽;聚结段确保水中大部分的分散油和乳化油发生聚并,形成大油珠,从而加速上浮分离;分离段的不锈钢斜板填料采用高斜度小间距侧向流结构布置,斜板间距可根据水质特点进行调节,斜板填料采用装配式结构,便于拆卸、检修;斜板组的两侧与罐体密闭一体,中间留有积泥腔,分离段填料高度比聚结段低,填料的宽度比聚结段都宽;分离段采用低表面负荷油水重力分离方式,确保油、水、泥三相快速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流装配式密闭聚结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聚结段、分离段与污泥系统的连通结构,确保产生的污泥沉积在罐体底部;各组冲泥盘管的下面均匀分布着冲泥喷嘴,通过外加动力源,实现自动冲泥;集泥斗为圆筒式结构,圆筒下端为椭圆形封头,在椭圆形封头的底部设有排泥口,排泥口通过法兰与排泥管连接,集泥斗收集的污泥通过排泥管与多相流装配式密闭聚结除油装置外的污泥系统相连;冲泥系统、排泥系统通过自动控制实现联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流装配式密闭聚结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收油口为圆筒式结构,在圆筒上端为椭圆形封头,椭圆形封头以下填有过滤填料,在椭圆形封头的顶部设有收油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胜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赛瑞石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胜利油田胜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赛瑞石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980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装车闸门
- 下一篇:无线式无人值守停车场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