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贝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5328.6 | 申请日: | 2012-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6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建杰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P11/14;A61P11/10;A61P29/00;A61P39/02;A23F3/34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31516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贝母 保健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以鲜浙贝母为主要原料与其它中草药配伍用于清肺化痰,解毒,预防感冒咳嗽,散结消肿的贝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浙贝母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贝母的地下鳞茎。因主产于浙江而得名,故简称浙贝。因其原产于浙江象山,故又称为象贝母,简称象贝。因其外形较川贝大,故又称为大贝母,简称大贝。浙贝味苦而性寒,入心肺经,功能清热化痰、散结解毒,浙贝母含有浙贝母碱等多种生物碱,浙贝母碱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减少支气管黏膜分泌、扩大瞳孔、降低血压、兴奋子宫等多种药理作用。 但市场上均未见到以鲜浙贝母为主要原料的保健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以鲜浙贝母为主要原料与其它中草药配伍用于清肺化痰,解毒,预防感冒咳嗽,散结消肿的贝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其特征是各组份的重量份:
鲜浙贝母5-10份,梨130-160份,枇杷叶15-20份,冰糖80-90份,老虎姜0.5-1份,阳雀花0.5-1份,鹿茸0.5-1份,桑叶0.5-1份,菊花0.5-1份,清水1500-2000份;
选梨的作用是润肺,止咳祛痰;选取鹿茸的作用是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治疗精神倦乏,眩晕,耳聋,目暗,腰膝酸痛,阳痿,滑精;子宫虚冷;
选用老虎姜:性味;甘辛,平;具有润肺养阴,健脾益气,祛痰止血,消肿解毒;具有补气益肾。
选用枇杷叶具有镇咳、祛痰、平喘的作用;
选用桑叶,桑叶善于散风热而泄肺热,对外感风热、头痛、咳嗽。常与菊花配。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一、原料预期处理,1)将鲜浙贝母、梨用清水洗净,切块;2)将枇杷叶、老虎姜、阳雀花、鹿茸、桑叶、菊花分别单一碾成粉末,颗粒度控制在90-110目,然后混合均匀;
二、将鲜浙贝母、梨和冰糖一起放在清水中进行水煎煮50-60分钟;
三、加入混合均匀的枇杷叶、老虎姜、阳雀花、鹿茸、桑叶、菊花颗粒再进行水煎煮40-50分钟;
四、降温至常温:
五、静置沉淀,去渣取清液成鲜浙贝母保健茶。
本发明的优点:常期饮用清肺化痰,解毒,预防感冒咳嗽,散结消肿等是一种理想的保健饮用佳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鲜浙贝母、梨用清水洗净,切块;取鲜浙贝母重份5份,梨重份130份和冰糖重份80份一起放在清水重份1500份中进行水煎煮50分钟;然后再加入由枇杷叶重份15份,老虎姜重份0.5份,阳雀花重份0.5份,鹿茸重份0.5份,桑叶重份0.5份,菊花重份0.5份(分别单一碾成粉末,颗粒度控制在90目)搅拌均匀后的混合物再进行水煎煮40分钟;降至常温;静置沉淀,去渣取清液成贝母(鲜浙)保健茶。
实施例2
将鲜浙贝母、梨用清水洗净,切块;取鲜浙贝母重份10份,梨重份160份和冰糖重份90份一起放在清水重份2000份中进行水煎煮60分钟;然后再加入由枇杷叶重份20份,老虎姜重份1份,阳雀花重份1份,鹿茸重份1份,桑叶重份1份,菊花重份1份(分别单一碾成粉末,颗粒度控制在110目)搅拌均匀后的混合物再进行水煎煮50分钟;降温至常温;静置沉淀,去渣取清液成贝母(鲜浙)保健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建杰,未经周建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53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