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CO2捕获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3331.4 | 申请日: | 201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4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赵光金;郭阳;李东梅;吴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电力试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田小伍 |
地址: | 450008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废旧 锂电池 正极 材料 制备 co sub 捕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CO2捕获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及自然资源的不断消耗,环境友好的锂离子电池被开发出来并得到广泛使用。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工作电压高、体积小、质量轻、能量高、低污染、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已成为移动电话、数码产品、便携式DVD等目标市场的绝对主力产品,而且也已成为电动汽车采用的最重要的动力蓄电池之一。巨大的电池生产消费带来了数目惊人的废电池。虽然相对于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物质对环境和人类的健康还是有很大危害的。目前锂电池回收率还很低(不到2%),给环境造成巨大威胁和污染,同时对资源也是一种浪费。
目前,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仍然是发电厂等很多工业生产中的主要能源。在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会有大量的CO2气体释放出来,其中二氧化碳的排放50%来自于火电厂,2007年火电厂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27亿吨。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导致了人们十分关注的温室效应,CO2对大气温升的贡献超过60%。过去十年,大气中CO2浓度迅猛增长,因此CO2减排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责任。
通常从火电厂高温炉中排出的烟气温度比较高,因此利用在高温下能高效、迅速吸收CO2的材料来减少CO2的排放,已经成为解决该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本研究发现:锂盐,包括铁酸锂(LiFeO2)、镍酸锂(LiNiO2)、钛酸锂(Li2TiO3)、偏硅酸锂(Li2SiO3)、硅酸锂(Li4SiO4)等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CO2吸附~脱附性能。本申请对废旧锂电池实施回收处理,提取其中的含锂正极材料,再通过纯化、合成等工艺得到CO2捕获剂Li4SiO4,可以实现以废治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CO2捕获剂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CO2捕获剂的方法,该方法为:将从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中回收处理得到的Li2CO3与二氧化硅以摩尔比2:1混匀后,采用固态反应法制得Li4SiO4,即为CO2捕获剂。
具体的,所述固态反应法步骤为:将Li2CO3与二氧化硅混匀后在空气氛下于800~900℃煅烧4~8h即可。为了获取较好的效果,也可以将Li2CO3与二氧化硅一起放入玛瑙研钵中,再添加适量的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或丙酮等),研磨至反应物质充分混匀后,于30~80℃加热除去有机溶剂,再在空气氛下进行煅烧。以每10g固体反应物添加1~5ml的有机溶剂为宜。
所述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包括钴酸锂、镍酸锂、锰酸锂、三元系材料、磷酸亚铁锂或其混合物;所述三元系材料是指含镍、钴、锰三种金属元素的正极材料。
所述Li2CO3经废旧锂电池完全放电→电池破壳→正负极片分离→正极片破碎→有机溶剂溶解分离→酸浸→除杂→电极材料中非锂金属元素的去除→碳酸钠沉锂→过滤干燥处理后得到;具体步骤如下:
1)完全放电处理:借助于剪切机和粉碎机,去除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外包装得到单体电池,把单体电池置于饱和氯化钠水溶液中进行放电。
2)电池破壳:把完全放电过的电池取出,使用破壳机打开电池外壳,然后立即放入纯净水中,消除电解液的环境污染隐患,分离取出正、负极片(负极片另作处理,并利用浮选法分离出电池隔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电力试验研究院,未经河南电力试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33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制动器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嵌入式外延外基区双极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