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刹车毂用低合金铸钢材料及热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9890.8 | 申请日: | 201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5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裴军;吴娟;王晓松;李凌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化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22 | 分类号: | C22C38/22;C21D1/25;F16D65/10 |
代理公司: | 通化旺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22205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134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刹车 毂用低 合金 铸钢 材料 热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设备刹车毂部件新材料和新工艺,即钻机、修井机、捞油车中刹车毂用低合金铸钢材料及热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石油钻机、修井机和捞油车刹车毂的失效形式主要是磨损和龟裂。修井机和捞油车的刹车毂是按照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热处理手册》第三版、第二册、第16章中16.2.1相关内容来选材和热处理的。该章节推荐了钻机刹车毂所用材料及其热处理。材料分别为:ZG18CrMnMo,ZG40CrMo和ZG35CrMo.热处理工艺是调质处理,机加成形后再进行表面淬火,见所附表格:表16-11和表16-12。
《热处理手册》表16-11刹车毂用钢及技术要求
《热处理手册》表16-12刹车毂的热处理规范
采用三种材料及其推荐的热处理工艺,我们发现:ZG18CrMnMo抗龟裂性较好,但耐磨性不理想,ZG40CrMo和ZG35CrMo耐磨性较好,但抗龟裂性不好。另外,手册上三种材料在表面淬火后进行回火时,回火温度采用200℃,而刹车毂零件实际工作状态下,表面温度常常在350℃左右,故此,表面淬火后,原刹车毂的回火温度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通过对刹车毂用材料进行适宜的热处理技术,可提高刹车毂零件的耐磨性和抗龟裂性的刹车毂用低合金铸钢材料及热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刹车毂用低合金铸钢材料,其各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C 0.2-0.29,Si 0.2-0.4,Mn 0.4-0.7,Cr 0.8-1.1 Mo 0.4-0.55P≤0.04,S≤0.03,Cu≤0.03,余量为Fe。
刹车毂用低合金铸钢材料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1)、铸件经粗车后调质处理:
加热温度:890±10℃,
保温时间:60min,
冷却介质:热处理淬火油,
回火温度:550±10℃。此温度下形成较细的回火索氏体,有利于提高材料基体的综合机械性能。
保温时间120min;
(2)、机加结束后,最终热处理:
加热温度:910±10℃,
冷却介质:水,
回火温度:350±10℃。此温度下形成的钡氏体,有利于提高材料的耐磨性和抗硅裂性。
保温时间120min。
本发明属于铸造低合金钢材料。
C是钢中最基本的合金元素,它对钢的淬硬性和淬透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含量过低,零件的硬度较低,耐磨性不好。含量较高,则易形成网状碳化物,产生龟裂现象。经反复多次,长时间的现场试验,其含量应控制在0.2-0.29%效果最佳。
Si和Mn是钢中常用元素。Si、Mn在合金钢中通常在0.17-0.37%,实际应用可控制在0.2-0.4%之间。
P和S是二种有害元素,通常要求≤0.04%。因为S有热脆性,应控制在≤0.03%之内。
Cu:加入≤0.03的Cu,除了可以提高钢的淬透性外,更主要的是提高了零件屈服强度和塑性,从而提高了零件的抗龟裂性能。
Cr:Cr是碳化物形成元素,可以提高钢的淬透性,细化晶粒,提高零件的强度。其含量应控制在0.8-1.1%范围。
Mo:Mo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除了可以提高钢的淬透性,细化晶粒,提高零件的强度外,它可以抑制钢的第二类回火脆性。通过试验发现,Mo的含量如果按标准ZG20CrMo含量选择,抗龟裂性效果并不太好,而含量在0.4-0.55%时,效果则非常好。
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是针对钻机、修井机和采油车刹车毂寿命短而更换又非常麻烦的情况而进行的改进。经反复多次试验,合理选择化学成分元素和用量,提高了刹车毂零件的耐磨性和抗龟裂性,零件寿命延长近2倍;添加了Cu,提高了零件屈服强度和塑性,从而提高了零件的抗龟裂性能。2、合理选择铸造、机加及热处理工艺,提高材料使用性能;表面淬火后,刹车毂的回火温度应采用350℃为宜,使回火温度与实际工况一致,这样避免了采用200℃回火,零件有产生淬火裂纹的倾向,而实际使用时,硬度将会下降的现象。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化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化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98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