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39656.5 申请日: 2012-02-20
公开(公告)号: CN102557802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1
发明(设计)人: 陈新平;张毅;崔振岭;张福锁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5G1/00 分类号: C05G1/00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
地址: 100193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水稻 专用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播种面积约占我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7%,稻谷产量占全国谷物总产40%以上,单产超过6t/ha,这对于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区域之一,它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和河南南部10省市。区域内单季、双季稻共存,籼、粳、糯稻均有种植。该区耕地总面积5100万公顷左右,水稻播种面积近1900万公顷,产量1.2亿吨,占全国水稻面积和总产的64%和66%左右,单产6.75t/ha左右。最近30年,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业开始,水稻全国平均单产一直徘徊不前,尤其在长江流域的水稻生产大省江苏、湖南、湖北等省份。同时,由于集约化水稻生产,氮、磷、钾肥的大量投入,水稻的连年高产,土壤中的中量元素(Ca、Mg、S、Si等)每年被大量带走,土壤中养分限制因子逐渐变化为中量元素,特别在长江流域,这种情况限制了未来我国水稻的可持续生产。

最近10年是我国化肥产业发展速度最快的阶段,化肥总量迅速增长,氮、磷肥自给率超过100%,高浓度氮肥和磷肥的比重都超过50%,最显著的特征是复合肥的快速发展。2005年我国复合肥产量达到135万吨P2O5,占磷肥总产量的8%,占化肥总用量的27%;2007年我国复合肥产量达到196万吨P2O5,占磷肥总产量的14.5%。通过分析发现大型企业仍以生产养分含量大于40%的高浓度产品为主,生产这些高浓度的肥料通常选用中高品位的磷矿石,通过选矿等过程生产出高浓度的肥料,在这个过程大量的Ca、Mg、S、Si等中量元素被遗弃,同时产生大量的磷石膏等尾矿。高浓度、一次性基施通用型复合肥在发展现状已经造成了很多的问题,如会造成土壤养分大量累积、肥料价格高昂等问题。

中国目前拥有大约141亿吨的磷矿储备,居世界第二位,但在矿石质量、可选性和磷矿石的开采方面有很大的缺陷,可供开采加工利用的磷矿石的基础储量相对较低,大约40亿吨左右,其中又以中低品位磷矿储备较多,其中P2O5含量大于30%的富矿仅有11.08亿吨。磷矿石P2O5的平均含量为17%左右,绝大部分磷矿必须经选矿富集后才能满足磷酸和高浓度磷肥生产要求。按目前开采磷矿石速度,如果全部利用P2O5含量为30%的富矿仅能维持10年左右,经济储量仅能维持40年左右,未来将被迫开采成本更高的资源。因此,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中国大量的低品位磷矿,是磷肥和磷化工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国磷矿资源中高品位矿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等省份,而占我国大部分磷矿的中低品位矿主要分布在湖北、四川等省份,由于湖北、四川等省份处于长江流域水稻生产集中区域,相比云南、贵州等省份离水稻生产集中区域距离更近,因而如何利用中低品位磷矿的区位优势开发出适合长江流域水稻生长的肥料产品就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它对于保障我国水稻的粮食生产安全,同时更高效合理的使用我国磷矿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专利申请(02154678.9和03111906)分别公开了两种水稻专用肥,其中一种为以尿素和高浓度磷肥等为主要氮磷养分来源的水稻专用肥,一种为以尿素、碳铵为原料的氮素高效盐碱地水稻专用氮肥。以上两种肥料中没有完全考虑水稻氮磷钾养分的规律与配比等问题,同时专用肥中磷的来源为以中高品位磷矿生产的高浓度磷肥,肥料中中量元素含量低,且不是针对长江流域水稻所生产,不能适应未来长江流域水稻的可持续生产与保持稻田土壤养分平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水稻专用肥,包括热法磷肥、氮肥和钾肥;所述专用肥中P和K的含量分别以P2O5和K2O计,N、P2O5和K2O的质量份数比为(11~13)∶(9~11)∶(7~9),N、P2O5和K2O总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7%~3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96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