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8203.0 | 申请日: | 2012-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7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樊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生命识别(Life Recognition,LR)技术主要应用于军事、灾难搜救、生物观察以及相关科研领域。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并没有随时可以有效地获取具有识别生命特征信息的手持简易设备。
现有的生命识别设备多是一些大型的、现代化的专业设备,它们具备在黑夜中远距离探测物体、能够在废墟下探测是否存在具有生命体征的物体,并且能够提供探测物体的精确位置。在军事上,通过远红外技术,人们可以在夜间清楚的看到敌方目标,在民用方面,尤其是在灾后搜救失踪人员定位方面,生命识别设备充分发挥其优势,为挽救生命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目前,手机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现有方案没有考虑到生命识别设备的普及性和简单操作性,没有将生命识别技术更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由于现有的生命搜救设备大型化、现代化的特点不能够在普通民众中普及的问题,由此导致在灾难发生后无法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由于生命搜救设备大型化、现代化的特点不能够在普通民众中普及的问题,其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
生命识别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生命体的生命特征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生命识别检测模块检测到的生命特征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将分析处理生成的数据在移动终端显示。
其中,生命识别检测模块具体包括:图像检测模块,其具体包括:物镜,用于接收生命体产生的红外辐射能量并将该红外辐射能量发送至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用于将物镜接收到的红外辐射能量转换为电信号,并将该电信号发送至处理模块。
其中,生命识别检测模块还包括:声音检测模块,其具体包括:麦克风,用于接收声音信号并将该声音信号发送至声音/振动传感器;声音/振动传感器,用于将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信号进行分类处理,并将该分类处理的数据发送至处理模块。
其中,声音检测模块进一步包括:放大器,用于将麦克风接收的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并发送至声音/振动传感器。
其中,麦克风与移动终端合一设置、或通过延长线与移动终端连接。
其中,移动终端还包括:显示模块,用于将处理模块分析处理生成的数据进行显示。
其中,移动终端还包括:上传模块,用于将处理模块分析处理生成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其中,移动终端还包括:下载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服务器的结论数据,结论数据是服务器将从上传模块接收到的数据与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进行比较后得到的数据;校正模块,用户根据下载模块下载的结论数据校正之前分析处理生成的数据。
其中,校正模块进一步用于,如果下载模块下载的结论数据与之前分析处理生成的数据不一致,则根据结论数据校正之前分析处理生成的数据。
其中,上传模块/下载模块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或近距离无线通信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移动终端中增加生命识别检测功能模块,使现有智能终端具备了一定的生命识别功能,实现了在民用领域普及生命识别技术,由此可以较快的获得相应信息,开展救援工作。并且,通过将搜索得到的数据与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进行对比,以校正错误数据,并得出正确的结论数据,减少误差,提高了准确搜索的几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主要思想在于,在移动终端上集成生命识别检测功能,将检测到生命体的生命特征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将分析处理生成的数据在移动终端显示。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该移动终端包括:生命识别检测模块10和处理模块20,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82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