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流-静电结合制备聚砜酰胺纳米纤维网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7687.7 | 申请日: | 201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4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辛斌杰;陈文杰;吴湘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D5/00 | 分类号: | D01D5/00;D01D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瑾瑜 |
地址: | 2003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流 静电 结合 制备 聚砜酰胺 纳米 纤维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砜酰胺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备聚砜酰胺纳米纤维网的纺丝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聚砜酰胺纤维(简称PSA纤维)又名芳砜纶纤维,学名为聚苯砜对苯二甲酰胺纤维,属于对位芳纶系列,是我国自主研发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合成纤维。其主要特点是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热稳定性,而且阻燃性高,耐化学稳定性好,除几种极性很强的溶剂如浓硫酸外,在常温下对化学品均有良好的稳定性。聚砜酰胺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的纺织材料,拥有高强、轻质、耐高温的特点而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高温工作环境下的防护以及其他有阻燃要求的民用领域。聚砜酰胺黏度较大,导电性较差,目前制备聚砜酰胺纤维的方法主要是湿法纺丝法。
静电纺丝技术已有了70多年的历史,其最早是自1934年,Formhal发明了用静电力制备聚合物纤维的实验装置并申请了专利,公布了聚合物溶液如何在电极间形成射流。。目前制备纳米纤维有很多方法,如抽丝法(Ondarcuhu T,Joachim C.Drawing a single nanofibre over hundreds of microns[J].Europhys Left,1998,42(2):215)、模板合成法(Feng L,Li S.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of aligned poly-acrylonitrile nanofibers[J].Angrew Chem Int,2002,41(7):1221-1223;Martin C R.Membrane-based synthesis of nanomaterials[J].Chem Mater,1996,8(8):1739-1746.)、分相法(Ma PX,Zhang R Y.Synthetic nano-scale fibrous extrace-llular matrix[J].J Biomed Mater Res,1999,46(1):60-66.)、自组装法(Liu G J,Ding JF.Polystyrene block-poly(2-cinnamoylet-hyl methacrylate)nanofibers-Preparation,characterization,and liquid crystalline properties[J].Chem-A European,1999,(5):2740-2750.)和静电纺丝法。抽丝法的缺点是对溶液黏度要求太苛刻;模板合成法的缺点是不能制备根根分裂的连续纤维;分相法与自组装法生产率都比较低。静电纺丝技术制得的纤维直径一般在数十纳米到数百纳米,其比表面积较大,且具有连续性的结构,而制得的膜具有孔隙率大的优良品质。这种特征决定了此种纳米纤维在组装、纳米加工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静电纺纤维材料在很多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如用于过滤材料、伤口包覆材料和组织工程支架等方面。随着近年来的发展,对原料的种类和溶剂的选择投入了更多的研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76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鹦鹉产蛋的动物保健品
- 下一篇:用于制备方便米饭的混合酶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