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流-静电结合制备聚砜酰胺纳米纤维网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7687.7 | 申请日: | 201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4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辛斌杰;陈文杰;吴湘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D5/00 | 分类号: | D01D5/00;D01D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瑾瑜 |
地址: | 2003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流 静电 结合 制备 聚砜酰胺 纳米 纤维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气流-静电结合制备聚砜酰胺纳米纤维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池、气体室、静电发生器和接收装置;
所述储液池通过输液管连接外部的供液装置,储液池内部设有棒状传感器,棒状传感器位于储液池高度的1/2~2/3处,棒状传感器与超声波发生器连接,储液池底部设置有数个喷丝头;
所述气体室设置在储液池外部并与供气装置相连接,其顶部与所述储液池的外壁封闭,底部设有与储液池底部喷丝头数量相同的出气口,所述喷丝头设置在所述出气口内;
所述静电发生器的正极引出多针电极与喷丝头相连,负极引出导线与接收装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静电结合制备聚砜酰胺纳米纤维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丝头的内孔径为0.4~1mm,长度为8~12mm,间距为10mm,喷丝头与接收装置间的距离控制在5~2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静电结合制备聚砜酰胺纳米纤维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装置为一氮气瓶,通过导气管连接气体室并通过流量计控制气流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静电结合制备聚砜酰胺纳米纤维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包括旋转滚筒、曲柄连杆机构和电机,所述旋转滚筒的转动轴套在滑杆上,转动轴的一端与曲柄连杆机构通过转动副连接使旋转滚筒实现在滑杆上的横向运动,另一端连接电机使旋转滚筒实现转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静电结合制备聚砜酰胺纳米纤维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滚筒上设置铝箔,所述电机连接速度控制器以控制其转速。
6.一种气流-静电结合制备聚砜酰胺纳米纤维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开启供液装置将聚砜酰胺的DMAC静电纺溶液通过输液管注入储液池,保持溶液没过棒状传感器的2/3处;
(2)开启超声波发生器对溶液进行超声振动,超声频率为30~40KHz;开启接收装置使旋转滚筒以5cm/min的速度做往复运动,以800~1000rpm的速度转动;打开供气装置向气体室供气,气流流速保持在2~10L/min;开启静电发生器使其正负极之间的电压在12~28KV。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流-静电结合制备聚砜酰胺纳米纤维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聚砜酰胺的DMAC静电纺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1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流-静电结合制备聚砜酰胺纳米纤维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聚砜酰胺的DMAC静电纺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2%。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流-静电结合制备聚砜酰胺纳米纤维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静电发生器正负极之间的电压为20KV,接收距离为15cm,气流流速为8L/min,电动机的转速为850r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768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鹦鹉产蛋的动物保健品
- 下一篇:用于制备方便米饭的混合酶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