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6843.8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3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0 | 分类号: | B66B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张骥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梯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最大运行速度和/或最大运行加速度可变的电梯主要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利用曳引式电梯在非满载或非空载时其所需驱动转矩小于其驱动系统(通常是电梯驱动系统的电气容量)所能提供的最大转矩这一特性、通过增大电梯的速度和/或加速度来缩短电梯的运行时间,以此实现电梯驱动效率的提高,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CN1302975C(申请号:02804733.8,授权日:2007年03月07日)。显然该技术方案是通过缩短电梯运送时间来提高电梯运送效率,仅适用于负载小于额定负载这一特定场合。
第二类:当电梯实际载荷超过其规定载荷时可通过降低速度和/或加速度来移动轿厢。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CN101044079B(申请号:200480044228.5,授权日:2010年09月29日)通过将电梯驱动系统电气容量设定成与小于轿厢最大负载量的选定负载和额定速度和/或加速度相对应,并在有高于选定负载的负载时电梯驱动系统通过减小最大和/或加速度来移动轿厢,藉此实现电梯驱动系统电气容量的减小和能耗的降低;日本专利特开2004-137003(公开日:2004年05月13日)根据轿厢负载来控制电梯的速度和加速度将电梯驱动系统输出功率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实现电梯功耗的降低,此外该专利还提到当遇到电梯实际载荷超过规定载荷时通过降低加速度和/或减速度来移动轿厢(出处:公开号:CN101360675A,申请号:CN200680051519,公开日:2009年02月04日)。上述公开技术的共同特点是:当轿厢实际载荷超过其额定载荷时,根据轿厢载荷来变更电梯运行的最大速度和/或最大加速度将所需驱动电气容量限制在其电梯驱动系统的运行范围内,其目的都是通过限制电梯驱动系统输出功率来实现电梯驱动系统电气容量的减小和能耗的降低。
但在上述第二类变更电梯运行速度和/或加速度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其本质上是根据增大的轿厢载荷来减小电梯运行最大速度和/或最大加速度从而将所需驱动电气容量限制在其电梯驱动系统的运行范围内。由于电梯运行效率决定于载荷和速度(加速度),因此上述“增大载荷”同时“减小速度和/或加速度”可能会导致电梯运行效率的降低。此外,在不同的场合中,电梯运行效率中载荷与速度的权重是不同的,如短时大客流中,为减少客流高峰时段候梯人数、缓解候梯厅的拥挤状况,就应为电梯运行效率中的载荷设置较高的权重。显然,目前公开的技术无法解决该问题。
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在大客流时能够增大载荷上限且能够实现电梯运送效率最大化的同时其电梯运送效率能根据不同场合做出适当调整的可变载荷电梯,就成为电梯控制中的一个有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它可以在轿厢实际载荷超过其额定载荷时通过适当调整电梯轿厢载荷上限以及轿厢运行的最大速度和/或最大加速度来实现运行的效率最大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电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轿厢;用于控制轿厢运行的电梯控制器;在电梯控制器的控制下为轿厢在井道中升降提供驱动力的电梯驱动系统;所述轿厢的实际载荷上限Loadm满足关系:Loadnorm≤Loadm≤Loadlimit;其中Loadnorm是轿厢的额定载荷,Loadlimit是轿厢所允许载荷的极限;所述轿厢的实际载荷上限Loadm通过求解电梯运送效率目标函数而得到;根据轿厢的实际载荷Load与实际载荷上限Loadm之间的大小关系,在电梯控制器的控制下电梯驱动系统对轿厢的运行进行控制。
进一步,所述电梯运送效率目标函数为:
(Loadm,vm)=arg max E(Load,v),
Load∈[Loadnorm,Loadlimit],
v≤vnorm
或(Loadm,Accm)=arg max E(Load,Acc),
Load∈[Loadnorm,Loadlimit],
Acc≤Accnor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68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