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沟渠型场效应管性能的低温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4594.9 | 申请日: | 201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3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周炳;季安;刘晓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意发功率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336 | 分类号: | H01L21/336;H01L21/3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沟渠 场效应 性能 低温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沟渠型场效应管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提高沟渠型场效应管性能的低温工艺。
背景技术
在功率器件MOSFET 设计中, 源极需要与通道(channel)形成等电势短路以避免双极二极效应, 导致器件的雪崩电压降低的现象, 图二是现有沟槽型MOSFET的一个示意图, 然而由于MOSFET本身的NPN结构中基极P区域电阻太高, 在断开承受电压时, 器件的漏电流致使N+/P节的电压降高于N+/P的道通电压, 从而导致N+/P正偏, 开始注入电子, 电子扩散到下面的反偏PN节中被放大, 形成NPN开通状态, 降低器件的阻断能力。许多实验结果表明NPN效应同时大大降低了器件的可靠性。因此在器件设计和工艺集成时, 在源极金属接触孔刻蚀后, 要注入P+并用快速退火工艺激活, 然后再填入金属, 然而, 随着器件元的尺度越来越小, 意味着P区域减小, P+逐渐接近MOSFET的通道的P区, 即使采用了快速退火工艺, P+的横向扩散很难避免. 这就导致MOSFET的开启动电压的产生偏差. 如果降低退火温度, 虽然能够控制横向扩散, 但是注入离子很难激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提高沟渠型场效应管性能的低温工艺,以实现在制造过程中低温条件下,避免P+的横向扩散的同时方便注入离子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高沟渠型场效应管性能的低温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在Si晶片上形成场效应管结构;
在上述场效应管结构的N-区的上面生长或沉积一层氧化物;
通过半导体光刻和刻蚀工艺在上述氧化物上刻蚀出Si槽,并在氧化物上面和Si槽的周边上镀一层铝薄膜, 并在铝膜上生长一层非晶硅薄膜;
在低温条件下退火, 使Si原子将扩散过铝薄, 在Si槽内上形成铝掺杂的P+单晶。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氧化物厚度在10-1000纳米之间,生长方式为传统的热生长氧化硅, 低压化学沉积(LPCVD)或者等离子化学沉积( PECVD)。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Al膜厚度在10-1000纳米之间,非晶硅薄膜的厚度在10-1000纳米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低温条件为200 – 500℃。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利用金属铝膜可以辅助非晶硅形成P型单晶的特性,可以在低温下(低于400℃)时候完成集成,从而达到了在制造过程中低温条件下,避免P+的横向扩散的同时方便注入离子的目的。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提高沟渠型场效应管性能的低温工艺流程图;
图2为现有沟槽型MOSFET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提高沟渠型场效应管性能的低温工艺中的场效应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提高沟渠型场效应管性能的低温工艺中生长氧化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提高沟渠型场效应管性能的低温工艺中镀上一层铝薄膜和非晶硅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提高沟渠型场效应管性能的低温工艺中生成P+单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源极金属;2-多晶硅栅;3-栅氧化膜;4-漏极金属;5-氧化层;6-铝薄膜;7-非晶硅薄膜;8-Si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和图2至图6所示,一种提高沟渠型场效应管性能的低温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在Si晶片上形成场效应管结构;在场效应管结构的N-区的上面生长或沉积一层氧化物;通过半导体光刻和刻蚀工艺在氧化物上刻蚀出Si槽,并在氧化物上面和Si槽的周边上镀一层铝薄膜, 并在铝膜上生长一层非晶硅薄膜;在低温条件下退火, 使Si原子将扩散过铝薄, 在Si槽内上形成铝掺杂的P+单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意发功率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意发功率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45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氮杂环卡宾铂络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