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i4SiO4 高温吸碳材料的液相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2826.7 | 申请日: | 2012-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3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武;刘昌涛;徐彬;肖玲;王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3/32 | 分类号: | C01B33/3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i sub sio 高温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普通水玻璃为硅源,Li4SiO4高温吸碳材料的液相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CO2的排放量日益增加。作为温室气体之一的CO2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焦点,愈来愈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化石燃料的燃烧是CO2的主要排放源,由于高温炉中排放的气体温度较高,对烟气中CO2的分离通常要经过降温等一系列处理,这无疑在产生严重能量损失的同时,也增加了吸收CO2所需的成本。因此急需一种可以在高温下直接吸收CO2的高性能材料,从而减少从高温炉中排放的CO2气体,这对于环境保护及控制全球变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正硅酸锂Li4SiO4是一种新型的高温吸碳材料,它可在高温下(550~750℃)直接吸收CO2气体,具有较高的吸收容量,并且在高温下吸收CO2具有可逆性,这为减少高温炉中CO2的排放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目前关于Li4SiO4的制备主要采用以石英SiO2和碳酸锂Li2CO3为原料的固相法。这种方法虽然操作比较简单,但固相法自身需要反应温度高,反应时间长,而且粉末状原料往往粒度不均,很难混合均匀。这样不仅合成过程能耗高,更重要的是不易得到高纯度产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固相法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以廉价的普通水玻璃为硅源,采用液相法制备Li4SiO4,不仅能够降低合成温度,降低能耗,而且制得的Li4SiO4纯度高,CO2吸收容量大,且制备方法简单,是一种合成成本低廉的Li4SiO4高温吸碳材料的液相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1)首先取模数为M=1~2.5的普通水玻璃为硅源,采用LiOH或Li2CO3为锂源,并用去离子水将锂源配制成饱和水溶液,再配制1mol/L的硫酸溶液;
2)在不断搅拌下将稀硫酸溶液逐渐加入到水玻璃溶液中使pH为6.3~6.8,得到淡蓝色透明溶胶;
3)将溶胶静置老化1天后得到凝胶,采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对凝胶进行洗涤、浸泡,直到检测不出硫酸根离子,即得到硅凝胶;
4)将硅凝胶置于温控磁力搅拌器上,按照摩尔比Li∶Si=4∶1的比例量取锂源的饱和水溶液,保持温度50~65℃,在不断搅拌下向硅凝胶中加入锂溶液,反应完毕后继续搅拌8~12min使部分水分蒸发,得到硅酸锂凝胶前躯体;
5)将硅酸锂凝胶前躯体置于干燥箱中干燥,然后在电热炉中于650~900℃下烧结4~6h即得到正硅酸锂Li4SiO4材料。
本发明以廉价的普通水玻璃为硅源,采用液相法制备Li4SiO4,不仅能够降低合成温度,降低能耗,而且制得的Li4SiO4纯度高,CO2吸收容量大,按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成的Li4SiO4高温吸碳材料经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得到产物为较高纯度的单斜晶系Li4SiO4,在CO2气氛下650℃保温20min后对CO2的吸收量可达40%(wt)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700℃烧结制得的Li4SiO4高温吸碳材料的XRD图;
图2是本发明Li4SiO4高温吸碳材料在650℃及CO2气氛下Li4SiO4的热重曲线TG。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28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