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真皮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2541.3 | 申请日: | 2012-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9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佘振定;谭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兰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54 | 分类号: | A61L27/54;A61L27/56;A61L27/60;A61L27/24;A61L27/22;A61L2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69 | 代理人: | 王昌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真皮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真皮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皮肤作为人体器官,具有保持水分、透气和防止细菌侵袭等功能。当皮肤受到外伤、烧伤、炎症等损害,尤其是当大面积的皮肤受到严重损害时,伤口应该立即被保护起来。如果仅是皮肤的浅层或是小面积受损,新皮肤会自体得以再生。如果深层的大面积皮肤受到创伤,皮肤就不能实现自修复,通常须进行自体皮肤移植,如邮票植皮、网状植皮、嵌皮等方法。或者使用人工皮肤产品。现有技术的人工皮肤产品均存在皮肤诱导自体皮肤组织修复能力不足,而且存在创面修复过程中创面因为内源或外源性的感染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人工真皮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用于皮肤损伤修复的人工真皮支架修复能力差的问题,避免内源或外源性感染的风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人工真皮支架,包括深层和浅层两个层次的三维多孔结构,该人工真皮支架引入了加载有功能因子的缓释微球。
所述加载有功能因子的缓释微球包括加载抗生素的微球和/或加载皮肤生长因子的微球;所述人工真皮支架的三维多孔结构因深层和浅层孔隙率不同而形成梯度结构,所述浅层孔隙率低于深层孔隙率。
进一步地,在所述深层,加载抗生素的微球被加入;在所述浅层,加载皮肤生长因子的微球被加入,从而形成双因子缓释人工真皮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加载抗生素微球的基体原料选自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乳酸,聚乙醇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抗生素选自庆大霉素、万古霉素、青霉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载皮肤生长因子的微球的基体原料选自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乳酸,聚乙醇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皮肤生长因子选自表皮生长因子或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中的一种或两种;人工真皮支架三维多孔结构的制备原料为胶原、或胶原与壳聚糖、硫酸软骨素、丝素蛋白之一种或几种的复合而成的复合物。所述复合物中胶质量分数为50~98%。
所述深层的孔隙率为85~98%,孔径主要分布在100~300μm之间;浅层的孔隙率为75~95%,孔径主要分布在50~250μm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人工真皮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加载有功能因子的缓释微球;
步骤2:制备一定浓度的胶原溶液作为基体溶液;
步骤3:将加载有功能因子的缓释微球混于相应的基体溶液,并成型包括深层和浅层两个层次的三维多孔结构,从而形成引入了加载有功能因子缓释微球的人工真皮支架。
所述步骤2是分别制备两种质量浓度的基体溶液。
所述步骤3中成型两个层次的三维多孔结构的工艺:是将所述一种浓度的胶原溶液或其中混有加载功能因子缓释微球,注入一定深度的模具中,淌平后静置一定时间形成第一层次;之后再将另一种浓度的胶原溶液或其中混有加载功能因子缓释微球,注入模具中所述第一层次之上,再淌平后静置一定时间形成第二层次;接着将模具置于一定温度下冷冻,然后冷冻干燥从而得到本发明的双层真皮支架。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缓释微球包括加载抗生素的微球和/或加载皮肤因子的微球。
进一步地,步骤2中是分别制备总质量百分浓度为0.8~1%的胶原溶液和总质量百分浓度为0.4~0.8%的胶原溶液。
进一步地,步骤3中,是将制备得到的载抗生素的微球悬液混入质量百分浓度为0.4~0.8%的胶原溶液中形成第一混合溶液,以每5~35g第一混合溶液且其中含微球20~200mg的质量比例注入模具中,淌平后静置一定时间形成所述第一层次;将制备得到的载皮肤因子的微球悬液混入质量百分浓度为0.8~1%的胶原溶液中形成第二混合溶液,以每5~35g第二混合溶液且其中含微球5-100mg的质量比例注入已淌平的第一层次之上,再次淌平后静置一定时间形成所述的第二层次,经冷冻,然后冷冻干燥得到双因子缓释双层人工真皮支架;所述第一层次对应形成人工真皮支架的深层,第二层次对应形成浅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兰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兰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25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长柄气动螺丝刀的安全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型架安装的装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