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起落架应急放的全电收放作动筒及其工作方式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2147.X | 申请日: | 2012-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0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聂宏;王文强;魏小辉;冀美珊;杜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5/24 | 分类号: | B64C25/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起落架 应急 全电收放作动筒 及其 工作 方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起落架应急放的全电收放作动筒,尤其适用于不设液压源的全电作动的飞机。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飞机的收放作动机构主要是采用液压作动筒提供作动力,液压作动筒在动力源失效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旁通阀(或排气阀)释压后,起落架靠自身重力和辅助气动力自由放下并上锁的构型实现应急放下。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电作动筒在起落架收放方面得到应用,尤其在小型不设液压源飞机中得到应用,并列为大型全电飞机的重点研究内容。液压作动筒在起落架应急放时通过卸载液压压力而使活塞杆可从外筒内自由抽出,而电作动筒活塞杆在应急放时,只能带动丝杠旋转而使活塞抽出,此种方式在自重或风载驱动的情况下对能量消耗比较大,不能使起落架顺利在放下位置锁死,甚至会在应急放的过程中卡死。因此无法满足飞机上高可靠性的要求。液压作动筒需要在飞机上装载液压源而增加飞机质量,电作动筒不但大大减小飞机质量还能减少油路布置而使起落架系统更加简洁。电作动筒作为取代液压作动筒的一种新型设备也应具有和液压作动动一样的应急放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适用于应急放的全电收放作动筒及其工作方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起落架应急放的全电收放作动筒,包括驱动螺母和套装在驱动螺母外的卡块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外筒、中空活塞杆、卡块、丝杠、驱动螺母、外筒端盖、轴承滚子、轴承套圈;上述中空活塞杆安装于外筒中;上述中空活塞杆分成中空活塞杆左段和中空活塞杆右段,中空活塞杆左段的内径大于中空活塞杆右段的内径,且中空活塞杆左段内侧分布有轴向导轨;中空活塞杆左段和中空活塞杆右段之间称作过渡端面;上述丝杠从左向右依次分成了丝杠支持段、丝杠齿轮段、丝杠螺纹段;上述丝杠螺纹段从中空活塞杆左端穿入中空活塞杆中;对应于丝杠齿轮段的外筒部分具有齿轮啮合开口;上述轴承滚子和轴承套圈安装于丝杠支持段;上述外筒端盖安装于外筒左端;上述驱动螺母安装于中空活塞杆与丝杠之间;驱动螺母内周具有与丝杠螺纹段配合的内螺纹;驱动螺母左端外周具有与中空活塞杆左段轴向导轨配合的滑块结构;上述中空活塞杆左段在每条轴向导轨的中间部位上均有一个通孔式卡块安装槽,该卡块安装槽内侧具有限位台阶;上述外筒具有盲孔式卡块安装槽,且盲孔式卡块安装槽与上述通孔式卡块安装槽位置对应;上述卡块安装于盲孔式卡块安装槽和上述通孔式卡块安装槽共同形成的空间中;上述驱动螺母的滑块结构具有滑块外左斜面和滑块外右斜面;上述卡块内侧具有卡块内左斜面和卡块内右斜面;卡块外侧具有卡块外右斜面;上述外筒的盲孔式卡块安装槽具有外筒内右斜面。
所述的用于起落架应急放的全电收放作动筒的工作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a)放下过程:电机的转动经齿轮传递给丝杆齿轮段并传递给丝杆螺纹段;丝杆螺纹段的转动传递给驱动螺母;由于驱动螺母在轴向导轨的限制下不能转动只能轴向运动; 驱动螺母向右运动;当驱动螺母运动到中空活塞杆过渡端面时开始带动中空活塞杆向右运动;中空活塞杆带动卡块向右运动;由于外筒内右斜面和卡块外右斜面的关系,使卡块向内侧运动,后随活塞杆向右移动,完成放下过程;
(b) 收上过程:电机的转动经齿轮传递给丝杆齿轮段并传递给丝杆螺纹段;丝杆螺纹段的转动传递给驱动螺母;由于驱动螺母在轴向导轨的限制下不能转动只能轴向运动; 驱动螺母向左运动;由于驱动螺母外左斜面与卡块内右斜面的关系,使卡块向左移动,并带动活塞杆向左移动;当卡块移动到外筒盲孔式卡块安装槽位置,会由驱动螺母外左斜面与卡块内右斜面之间的挤压而进入外筒盲孔式卡块安装槽,驱动螺母继续向左运动到达最左侧;
(c)应急放过程:全电收放作动筒的应急放装置,驱动螺母位于最左侧,在应急放的过程中,直接打开起落架上位锁,起落架带动活塞杆运动,活塞杆向右的拉力作用于卡块,由于外筒内右斜面和卡块外右斜面的关系,使卡块向内侧运动,止于限位台阶,后随活塞杆可自由向右移动,完成自由放下过程,使其具备应急放的能力。
本发明有如下积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21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悬架用硫化橡胶式推力杆总成
- 下一篇:茶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