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氟南极磷虾水解蛋白质粉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9946.1 | 申请日: | 201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8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何兰;王南平;曹俊;郭休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J1/04 | 分类号: | A23J1/04;A23J3/3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欧阳俊立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南极 磷虾 水解 蛋白质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南极磷虾蛋白质粉的加工方法,尤其是一种制备低氟南极磷虾水解蛋白质粉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南极磷虾是一种蕴藏量巨大,极具潜在开发利用价值的蛋白质资源。其可评估的蕴藏量为4-6亿吨。南极磷虾蛋白质含量高,肌肉中蛋白质含量约占64%(以干物质计),其氨基酸含量丰富,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所占比例45.28%,是一种优质海洋动物性蛋白质。由于南极磷虾处于高纬度低温的海洋生态环境中,在其甲壳蜕变过程中,吸收海水中过量的氟离子与甲壳中的钙镁离子结合,使大量的氟沉积在甲壳之中,当南极磷虾离水死亡之后在虾体内酶的作用下,氟离子渗入到肌肉之中,使磷虾肌肉中的氟含量偏高。研究结果表明南极磷虾氟含量分布:甲壳平均值4028μg/g,头(连触角)平均值为2724μg/g,尾足平均值为2828μg/g,肌肉平均值为226μg/g,整体平均值为1232μg/g(干基)。由于南极磷虾的氟含量远高于我国GB2762-2005食品污染物氟限量值,鱼类(淡水)小于2.0mg/kg的规定,使南极磷虾不能够像其它海产虾一样直接食用。由于氟含量高于可食用范围,使南极磷虾的利用必需通过生物技术脱氟的方法,将南极磷虾的蛋白转化成水溶性蛋白,除去水溶液中的氟离子,然后再将其干燥成蛋白质粉,成为可食用蛋白。由于氟离子主要存在于工业污水中,用氯化钙进行离子置换,用铝电极富集氟离子等是来源于污水处理去氟方法,应用到食品生产之中会造成蛋白质粉含盐量高,灰份、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不符合食品生产的要求和规范。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符合食品生产规范,生产工艺简单安全,适合规模生产的低氟含量的南极磷虾蛋白质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将新鲜南极磷虾全虾或虾肉绞碎加入全虾或虾肉重量2倍的水搅拌混合, 加温到100~105℃,搅拌30分钟,降温到45℃±2℃蛋白酶酶解温度后,加入0.2~0.5%胰蛋白酶或木瓜蛋白酶,恒温酶解2小时,再升温到90~95℃保持20分钟灭酶,过滤去除虾壳和杂质;将料液过纳滤膜脱水至蛋白含量20%±2%,加入蛋白含量20%料液重量4%的椰壳活性炭,加热到70~80℃搅拌15~30分钟,过滤去除椰壳活性炭,加入5到7倍料液体积的去离子水,稀释水解蛋白液,再次用纳滤膜脱水,直至料液中蛋白质含量≥20%,再加入蛋白含量20%料液重量4%的椰壳活性炭,加热到70~80℃搅拌15~30分钟,过滤去除椰壳活性炭,再真空浓缩至蛋白浓度35%-40%,用喷雾干燥机将其制成蛋白质干粉。
本发明用椰壳活性炭为氟离子吸附助剂,具有安全有效无异味,符合食品卫生安全要求的效果,并不会产生新的盐,重金属和有害杂质。利用生物纳滤膜技术将在液体中的氟离子排除,安全可靠,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符合大批量生产低氟含量的磷虾蛋白工艺要求。可获得灰分5%以下,氟含量10ppm以下的磷虾蛋白质粉,南极磷虾肌肉蛋白质的回收率可达45~55% 。
附图说明
图1 表示的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取新鲜南极磷虾肉,加入2倍水1:2(w/v),加温到100~105℃,搅拌保持温度30分钟,降温至蛋白酶的适合工作温度45℃±2℃,加入0.2~0.5%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进行搅拌水解2小时,升温到90~95℃20分钟灭酶,用板框过滤去除壳和杂质,料液过纳滤膜脱水,至蛋白含量达20%±2%,加4%(W/V) 椰壳活性炭,保持料液温度70~80℃,搅拌15~30分钟,板框过滤去除椰壳活性炭,加入5到7倍的去离子水, 洗涤水解蛋白,再次用生物纳滤膜脱水, 直至料液蛋白质含量达到20%±2%,再加4%(W/V) 椰壳活性炭,加热到70~80℃搅拌15~30分钟,板框过滤去除椰壳活性炭,真空浓缩,至蛋白含量35~40%,喷雾干燥将其制成蛋白质干粉。
实施例1
(1)取新鲜南极磷虾肉1000g放置在反应釜中,加水2000g,在反应釜中搅拌加热至100~105℃,保持30分钟。
(2)将液体温度降至45℃±2℃后,加胰蛋白酶0.2%,恒温水解搅拌2小时,升温至95℃±2℃,保持20min,灭酶活。
(3)放出料液,用板框过滤机分离渣液,滤去杂质及不溶物。
(4)过滤后的料液用纳滤膜GE卷式Ro膜1812脱水,至料液中蛋白质浓度达到20%±2%。
(5)加入4%(w/v)的椰壳活性炭,升温至75℃±2℃,搅拌15分钟。
(6)料液经板框过滤器过滤,分离椰壳活性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水产研究所,未经上海市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99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