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4,5-三氟苯乙酸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6328.1 | 申请日: | 201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4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翔;张月成;李志陵;刘细建;刘劲松;孙海丽;王建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沧州那瑞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7/58 | 分类号: | C07C57/58;C07C51/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地址: | 06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乙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合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2,4,5-三氟苯乙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磷酸西他列汀是一种新型降糖药二肽基肽酶-4 (DPP-4)抑制剂,可提高人体自身降低过高血糖水平的能力。磷酸西他列汀( )英文名:Sitagliptin phosphate monohydrate,化学名:7-[(3R)-3-氨基-1-氧代-4-(2,4,5-三氟苯基)丁基]-5,6,7,8-四氢-3-三氟甲基-1,2,4-三唑并[4,3-a]吡嗪磷酸盐,分子式为C16H15F6N5O H3PO4,2006年10月17日默克公司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已批准磷酸西他列汀(Sitagliptin phosphata)。该药成为美国市场迄今为止仅有的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二肽基肽酶-4(DDP-4)抑制剂类药物。
文献报道的西他列汀的合成,都是关键中间体2,4,5-三氟苯乙酸(Ⅱ)原料,经过较长的路线合成,因此如何能够简单高效的合成2,4,5-三氟苯乙酸就十分关键。
文献中报道的三氟苯乙酸的合成路线大概有如下几种,但是针对于工业化生产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路线1:
该路线以2,4,5-三氟溴苯为起始原料,与乙二酸二乙酯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然水解得到产物,该路线对反应条件要求较高,不适于工业化生产。
路线2:
该路线同样以2,4,5-三氟溴苯为起始原料,先生成格式试剂,然后和烯丙基溴发生取代,最后在催化剂作用下氧化得到三氟苯乙酸。该路线使用格式反应对无水要求较高,且使用的催化剂和氧化剂价格昂贵,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路线3:
该路线使用三氟苯为原料,先进行乙酰化,然后Willgerodt-kindler反应生产硫代三氟苯乙酸酰胺,然后水解得到三氟苯乙酸。该路线中的Willgerodt-kindler反应收率较低,且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恶臭硫化物,对环境污染较大,后处理提纯较为困难,不易实现工业化。
路线4:
此路线以间三氟苯为起始原料,利用氯甲基化反应得到三氟氯苄,然后使用了剧毒的氰化钠得到三氟苯乙腈,再经过水解得到三氟苯乙酸。该路线在进行氯甲基化时使用了大量的浓硫酸,且使用剧毒的氰化物,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
路线5:
该路线同样以三氟苯为起始原料,同样先进行氯甲基化反应,然后进行格式反应,向格式试剂中通二氧化碳最终得到三氟苯乙酸。该路线较之上一条路线,成功的避免了使用剧毒的氰化钠,但是格式反应有着难引发,不易控制等缺点,极不利于工业化。
综合以上,现有的生产三氟苯乙酸的技术均存在着某些不足,尤其缺乏对环境的考虑,因此设计一条原料简单易得、操作简单、成本低、收率高,且对环境压力小的路线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2,4,5-三氟苯乙酸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不使用剧毒氰化物,且避免使用大量浓硫酸,具有污染低、路线短、减少设备投资、成本低、收率高等优点。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2,4,5-三氟苯乙酸的制备方法,
其制备路线如下:
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1,2,4-三氟苯在溶剂中溶解,然后与氯乙腈在路易斯酸催化下进行傅氏烷基化反应,得到2,4,5-三氟苯乙腈;
(2)2,4,5-三氟苯乙腈与酸进行水解反应,冷却结晶得到2,4,5-三氟苯乙酸。
其中,步骤(1)中1,2,4-三氟苯和氯乙腈的投料摩尔比为1:1-2.5;路易斯酸为三氯化铝、三氟化硼、氯化锌、氯化铁、四氯化锡;路易斯酸用量为1,2,4-三氟苯摩尔数的3%-30%;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溶剂用量为1,2,4-三氟苯(质量)/溶剂(体积)=1:3-10;反应温度为40-85℃,反应时间为2-4小时。
步骤(2)中所用酸为浓盐酸、浓硫酸、浓磷酸和冰醋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反应温度为60-150℃;反应时间为1-6小时;2,4,5-三氟苯乙腈与酸的投料量之比为2,4,5-三氟苯乙腈(质量)/酸(体积)=1:1-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沧州那瑞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沧州那瑞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63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插式导线连接头
- 下一篇:一种凹杯型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