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霜出风口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2819.9 | 申请日: | 201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5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笠井一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H1/34 | 分类号: | B60H1/34;B60K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金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霜 风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除霜出风口。
本申请基于2011年1月19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1-008696号主张优先权,在此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一般,在车辆的仪表板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向前挡风玻璃送风的出风口(除霜格栅)。
另外,近年来,存在在仪表板的上表面设置平视显示器的光通过口的情况,其中,平视显示器用于通过光显示向驾驶员提供的各种信息。
在日本国特开平11-3465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除霜风的出风口和平视显示器的光通过口被一体设置而成的除霜格栅。
但是,在除霜风的出风口和平视显示器的光通过口被一体设置而成的除霜格栅中,若想要确保平视显示器的规定大小的光通过口,则除霜风的出风口就会变窄,由此不能大范围地向前挡风玻璃送除霜风。另一方面,若想要以充分的大小确保除霜风的出风口,则平视显示器的光通过口就会变窄,从而导致由平视显示器所进行的信息显示变小。即,难以同时满足除霜风的出风口的大小和平视显示器的光通过口的大小这两者,不得不牺牲某一方的大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霜出风口,其能够同时充分确保除霜风的出风口的大小和平视显示器的光通过口的大小这两者。
在本发明的除霜出风口中,为了解决上述课题采用了以下手段。
即,(1)本发明的方式的除霜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具有:除霜出风口部,配置在车辆的仪表板上,具有沿着前挡风玻璃形成的开口;多个翅片,在所述开口内沿着车辆前后方向架设,成为在朝向所述前挡风玻璃的内表面吹送除霜风时的引导部,在其至少上端的一部分上设有发光部;反射部,设在所述开口附近,对从所述发光部发出的光进行反射并使该反射光供乘员视觉辨认。
(2)在上述(1)所述的除霜出风口中,还可以采用以下结构:所述反射部是从所述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朝着前方向下倾斜的所述前挡风玻璃的内表面;所述发光部设在所述各翅片的至少所述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侧端部。
(3)在上述(1)或(2)所述的除霜出风口中,还可以采用以下结构:所述反射部是从所述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朝着前方向下倾斜的所述前挡风玻璃的内表面;所述发光部由导光体构成;用于使所述发光部发光的光源设在所述导光体的所述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
(4)在上述(3)所述的除霜出风口中,还可以采用以下结构:所述发光部设在所述各翅片的至少所述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侧端部,并且,具有:使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入射的入射面、使从入射面入射的光射出的出射面;所述出射面配置在所述发光部的上表面;所述入射面配置在所述发光部的所述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侧端面。
(5)在上述(1)所述的除霜出风口中,还可以采用以下结构:所述发光部由导光体构成,且设在所述各翅片的至少所述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侧端部;用于使所述发光部发光的光源设在所述导光体的所述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所述发光部具有:使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入射的入射面、使从入射面入射的光射出的出射面;所述出射面配置在所述发光部的上表面;所述入射面配置在所述发光部的所述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侧端面。
(6)在上述(1)~(5)的任一项所述的除霜出风口中,还可以采用以下结构:所述发光部的上表面形成如下形状:在相对于所述车辆前后方向正交的截面中,越是趋向于车宽方向的外侧越是下降。
(7)在上述(1)~(6)的任一项所述的除霜出风口中,还可以采用以下结构:所述各翅片由所述发光部构成。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1)的实施方式的除霜出风口,由于能够将除霜风的出风口和平视显示器的光通过部重叠地配置在同一位置上,所以,能够分别将除霜风的吹送区域及平视显示器中的光的通过区域确保得充分大。另外,由于不再需要单独在仪表板上加工平视显示器的光通过口,所以,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2)的实施方式的除霜出风口,由于能够使从发光部发出的光在反射部的更上方反射,所以,乘员容易辨认该光,针对该光的视觉辨认性得到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3)的实施方式的除霜出风口,由于发光部中靠近光源的部分的光较强,且能够使该强光在反射部的更上方反射,所以,乘员容易辨认该光,针对该光的视觉辨认性得到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4)的实施方式的除霜出风口,能够减小除霜出风口的车宽方向的尺寸。另外,由于能够使光源的光高效地入射到发光部,所以,能够增大入射的光量,提高了乘员对光的视觉辨认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28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物联网森林防火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