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运行中的列车前后对接的方法及其实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1142.7 | 申请日: | 2012-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2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叶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建 |
主分类号: | B61L23/08 | 分类号: | B61L2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6107***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运行 中的 列车 前后 对接 方法 及其 系统 | ||
1.一种实现运行中的列车前后对接的方法:在两车距离处于一定范围内时,前面的列车释放钢缆一段,而固定另一端,后面的列车拾取钢缆的释放端,并通过卷绕钢缆缩短两车之间的距离,控制两车之间的相对速度,从而最终实现安全平稳的相互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两车距离较远时,实时测量两者之间的距离,在两者之间最大距离小于一个特定值A时,前面的列车立即接管后面列车的运行控制权,前面列车统一协调两者的速度,确保两车的距离在A和另一特定值B之间。如果两车的距离再次大于A,后面的列车再次获得自主控制权。如果两车的距离小于B,前车的后面和后车的前面将伸出减震缓冲机构,防止辆车冲撞。如果两车距离大于另一特定值C,前车的后面和后车的前面将收回减震缓冲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确保两车的距离在A和B之间的情况下,前面的列车释放钢缆到固定于两铁轨之间的钢缆限位槽内,便于后面的列车拾取钢缆的释放端,并同时将钢缆润滑冷却液喷洒在钢缆限位槽内。在后面的列车拾取钢缆后,将钢缆固定并缠绕在轮盘上,然后将轮盘置于刹车锁定状态。同时通知前面的列车,后面的列车已经拾取并固定好了钢缆。前面的列车于是锁定钢缆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前后两列列车通过钢缆连接后,前面的列车协调两列列车的速度,在一个特定的时间T内,使连接两列车的钢缆处于拉力状态,并且拉力大小介于D和F之间。此时取消两列车之间距离大于B的限制。后面的列车上驱动轮盘的电机转动轮盘,卷绕钢缆,两车之间的距离减小。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钢缆的拉力超过了F,则将轮盘与电机离合,同时对轮盘迅速刹车。如果钢缆拉力继续增大超过一个特定值G,则半松开轮盘刹车,释放钢缆。当钢缆上的拉力减小到D和F之间时,让电机重新驱动轮盘,卷绕钢缆,缩小两列列车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两列车之间的距离持续减小,两列车之间的减震缓冲机构首先相互接触,此时调整减震缓冲机构的伸出长度和相互作用力,使作用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后面列车上的电机继续转动缠绕钢缆的轮盘,两列车的距离继续缩短,并最终平稳对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实现对接的系统由如下各部分组成:带钢缆限位槽的轨道上前两列车运行中的列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前面的列车后部和后面的列车前部装有减震缓冲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前面的列车或者后面的列车装有测距装置:激光测距装置或者雷达测距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前面的列车和后面的列车装有卫星定位装置,定出两者的位置,从而计算出两者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轨道的铁轨侧面标有该处的位置信息,可以是条形码,二维码,rfid标签。
11.根据权利要求6和9所述的系统,前面的列车和后面的列车装有检测装置,能读出轨道侧面的位置信息,从而计算出两者的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前面的列车装有钢缆,卷绕钢缆的轮盘,锁定轮盘转动的刹车。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和权利要求12所述的钢缆,钢缆端部有特殊的端子,便于后面列车拾取。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前面的列车装有驱动轮盘的电机,以及连接电机和轮盘的离合器。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前面的列车装有钢缆释放机构,钢缆限位槽清理机构和钢缆润滑冷却系统。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后面的列车装有卷绕钢缆的轮盘,锁定轮盘转动的刹车。
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后面的列车装有驱动轮盘的电机,以及连接电机和轮盘的离合器。
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后面的列车装有钢缆拾取机构。
1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中间固定有钢缆限位的槽轨道,钢缆限位槽能限制钢缆左右和上下摆动,钢缆限位槽在左右方向上有一定弹性,可以使钢缆能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向上取出和压入钢缆限位槽。
2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和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钢缆限位槽,钢缆限位槽底部和侧面都有开孔,便于泄露杂物,避免限位槽被阻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建,未经叶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114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吹瓶机的开合模机构
- 下一篇:连接器无压力注塑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