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屏滑动屏幕实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0942.7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7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宜结;李振璧;闻国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488 | 分类号: | G06F3/0488;G06F3/04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3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屏 滑动 屏幕 实现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在人机交互应用的信息显示方面,主要有发光二极管、数码管、CRT、液晶显示器等,发光二极管和数码管只能显示简单的信息,CRT可以显示文字和图像但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而液晶屏因其体积小且不仅能显示字符还能显示图像,不仅能单色显示还能彩色显示而获得了极其广泛的应用。在手机及仪器仪表的显示方面,液晶屏占有主导地位。
二.背景技术
近年来,滑动屏幕的手机越来越流行,滑动屏幕在信息浏览方面十分方便。在一些便携设备中,显示部分由于受到设备大小的限制不能做得太大,而要显示的内容却非常丰富。采用滑动屏幕则可以变相增大屏幕的可视面积。目前市面上流行的能实现滑动显示的设备大都加载了某种特定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其屏幕的滑动功能都是在操作系统平台上调用相应的接口函数实现的,编程相对容易很多,这种滑动依赖于操作系统,缺乏通用性,在实时性方面也较差。而本发明则从硬件最底层阐述实现屏幕滑动的原理和方法。
三.发明内容
对于一幅画面,如附图1的P区域,其大小为m×n个像素,Q区域代表液晶屏(亦称LCD)屏幕大小,即屏的大小为w×h个像素(设:w<m,h<n)。R区是屏由Q区移动(x,y)后的位置,x,y是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偏移量。当屏的左上角从A点移动到B点时,相当于图片从B点向左上角移动到A点,也就是说当触点从B点滑动到A时,屏应从Q区移动到R区。在具体实现时定义了一个二维数组P[m][n]来存储P区域信息,再定义一个二维数组LCD[w][h]用来存储与液晶屏幕大小一致的区域,这个区域的像素数与液晶屏控制芯片的显存大小一致,并呈一一对应关系,这些像素的值最终要被写入显存里来显示画面。
P区域是这样映射到LCD的:若LCD初始状态为图1中Q区(长虚线框内的部分),这时Q区映射P区的图像范围为P[i][j],(i=a~a+w,j=b~b+h),当P区的图像向左上角移动(x,y)时,相当于屏由A点移动到B点,此时P区内的R区域映射到LCD窗口,R区域的范围为P[i][j],(i=a+x~a+x+w,j=b+y~b+y+h)。当i,j的值分别大于m、n时(如附图2的情形),需要分别对m、n做模运算,从而实现图像的首尾相连,即LCD窗口的R2、R3、R4区域分别映射到时P区的r2、r3、r4区域。若想一次滑动一整页,则可用一定时器来测试触点移动速度,当这个值大于某个设定的值,则认为操作者想滑动一整屏,否则为跟随触笔滑动。
以上分析的是静态信息的显示,当需要动态地显示信息时,比如动态显示波形时,是这样处理的:假设P区的大小为640*480,程序员面对的就是这个大屏,要写入大屏的信息由变换函数把数据变换后再写入LCD的显存中。变换函数可以这样写:
做上述处理后,当LCD的窗口移动到P的某个区域时,这个区域的信息就会被激活而写入显存中。这样就可以实现整个P区域的动态显示效果,并以较小的窗口实现较大面积显示。
本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显示屏小而显示画面大的矛盾,变相增加了显示区域。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液晶屏幕窗口在P区域内滑动示意图;
图2液晶屏幕窗口滑出P区域示意图;
图3液晶屏幕窗口滑动效果实物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STM32F103VE微控制器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
1.配置定时器,使其工作在定时方式;
2.将触屏控制器的中断输出端连接到STM32F103VE的PB6脚,并设该脚为中断输入;
3.触笔触及到液晶屏幕,此时触屏控制器发出中断请求信号;
4.STM32F103VE的PB6中断服务程序中处理这个中断,读取当前坐标值;
5.当触点没有离开屏幕时,不出中断,反复读取坐标值。移动触点读取新的触点坐标值;根据相邻两次的坐标值计算x和y两个方向偏移量,并计算移动距离和速度;
6.根据移动距离和速度,计算要写入液晶屏控制器显存的数据;
7.将更新后的数据写入显存。
只要严格按照上述步骤精心设计程序代码,即可实现屏幕的滑动显示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师范学院,未经淮南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09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烧结机台车的相邻端面的密封方法和密封装置
- 下一篇:硝苯地平膜控缓释微丸胶囊